白灾:为何祸起“瑞雪”?
发布时间:2015/11/30 15:26:56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潘继鹏 余亚庆     点击量:      字体:T T T

  白灾来临,大风呼啸,雪花飞舞,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个令人胆寒的字眼,实际是一种雪灾。白灾发生时,草原被厚度超过15厘米的积雪覆盖,放牧无法正常进行。

  我国,大小兴安岭北部,北疆中北部,西藏南端是白灾的高发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如琦说:“以新疆北部山区为例,由于纬度较高,在冬春季节受强冷空气影响,常常遭遇降温、大风、冰雪天气,若持续时间长,往往由于降雪量大、积雪过厚掩埋牧场,表层积雪日融夜冻,形成冰壳,给牲畜采食带来困难。”

  白灾发生后,广阔的牧场被大雪覆盖,增加了牲畜采食行走的困难,也总体减少了食物来源。李如琦说:“如果积雪疏松,马、羊尚有可能扒开雪层而吃到牧草;如果积雪由于乍暖后又降温,雪表面结成冰壳,则牲畜不仅吃不到草而且蹄子易受冰壳刮伤。”由于白灾发生后无法放牧,牲畜不易破“冰”采食,加之牧区交通受阻,过冬牧草不足,大批牲畜在饥饿的环境下,体温、体能下降,抗御冻害能力减弱,常常感染疾病,甚至导致大批牲畜死亡,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积雪将导致天气更为寒冷,进一步消耗牲畜储备的越冬体能。严重的白灾可造成牧区与外界隔绝,威胁牧民的正常生活。此外,过厚的积雪也是设施农业的“天敌”。

  近年来,新疆北部冬季降雪量增加趋势不明显,但极端降雪天气时有发生,白灾造成的损失严重。2010年1月,新疆北部出现了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极端天气,时间长、雪量大、积雪厚、降温剧烈。阿勒泰、富蕴等6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突破历史极值。其中阿勒泰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达94厘米。积雪使交通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暴雪摧毁的房屋近2000间,最为严重的是数百万的牲畜没有了食物来源。新疆民政厅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亿元。2010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发生两次较大降雪过程,积雪面积达到5.75万平方公里,局部地区积雪厚度达1米,酿成严重白灾。

  白灾防治的措施主要是贮草抗灾,做到有备无患。首先是贮存足够的草料和牧民生活必需的粮食、燃料,让白灾变成“瑞雪”。李如琦说,从长期来看,应改革农业、畜牧业结构,统筹草原生态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牧草饲料不足问题。比如加强草原基本建设,改良草场,储草备荒,合理确定越冬头数;加强雪灾监测、预测能力建设,做好灾前、灾中、灾后决策咨询服务;完善应急指挥,推进紧急补饲、长草短喂及牲畜转场运输等救灾措施和快速救援,减轻灾害损失。发生轻度白灾时先放马群踏雪,再放牛群、羊群;选择适宜天气转场到积雪浅的牧场、化雪较快的沙窝或林地。

  李如琦表示,近年来,世界气候变暖,我国北方牧区也都有响应,这就给畜牧业带来了多种不确定的因素。一些专家学者研究分析认为,北方牧区的气候呈现出“变暖变干”的趋势,造成北方草地畜牧业区的中东部降水减少,农牧交错带边界出现南移。气候干暖化,降水量减少,草地生长量的减少使得其载畜量下降,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还可能导致白灾的增加,直接造成牧民的收入水平下降。这些都是亟待我们去破解的科学问题。

  链接:历史上的著名白灾

  1977年10月26日至30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北部降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雪,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是这些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未曾有过的。其中锡林浩特降雪量最大,过程降水量达58毫米,超过该地1960年至1976年共17年中10月下旬降水量的总和(51.8 毫米),其余大部旗县的过程降水量在25~47毫米之间,造成历史上罕见的特大白灾。大雪封路,交通断绝,草场变成茫茫雪海。雪紧贴羊的肚皮,导致牲畜无法行走。大雪之后,牧区气温持续偏低, 11月上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5~6℃,阿巴嘎旗11 月最低气温达零下34.6℃。雪后低温,加上11月又连下几场小雪, 12月降了几次小到中雪,致使积雪不化,牲畜饥寒交迫,牧区白灾持续发展。虽然政府组织抢救和空运,但终因范围太广、时间过长、灾情过重,仅锡林郭勒盟损失的各类家畜就达300万头(只),人员亦有冻死、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