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009.2 我国北方冬麦区罕见秋冬连旱
发布时间:2011/1/11 9:47:11     来源:中国天气网     点击量:      字体:T T T

  自2008年10月下旬起,河南省连续100多天无有效降雨,全省受旱面积已达63.1%,遭受到自1951年以来特大旱情。中新社发

  由于降水量持续偏少,2008年10月-2009年2月,我国北方冬麦区12省(区、市)遭遇数十年罕见秋冬连旱,1.57亿亩小麦受旱。中国首次拉响Ⅰ级抗旱警报。197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变暖使得一些地区干旱化趋势加剧,干旱威胁加重。我国多次遭遇大面积的干旱,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思考。加强干旱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业务建设迫在眉睫。

  北方冬麦区遭遇严重干旱 中国拉响Ⅰ级抗旱警报

  2008年10月下旬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

  中国气象局2009年2月5日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北京、河北中南部、山西大部、山东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陕西大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等地气象干旱达到中到重度,其中,河南中东部、安徽西北部地区达到特旱。

2月4日,在安徽淮北临涣矿湿地内,因连月干旱湖内水位急剧下降,几只重约一斤以上的花鲢鱼未能及时游离而渴死岸边。中新社发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009年2月5日消息,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57亿亩,其中严重受旱6482万亩。

  严重的旱情使夏粮生产面临着多年少有的极其严峻的挑战和威胁。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在2月4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于2月5日召开全国冬麦主产区八省抗旱异地会商会议,并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各地旱情

  北京:

  2008年10月24日至2009年2月上旬,北京市一直没有出现明显降水,此间平原地区平均降水量仅为1.1毫米,仅略多于1970年到1971年同期的0.6毫米,旱情创38年来纪录。

  时任北京市气象台台长的郭虎介绍,2008年是北京终结连续8年干旱少雨历史的一年,平原地区降水量为1999年以来同期最多的一年。然而进入秋季后,北京的降水量不断下降。自去年10月24日至今,北京平原地区平均降水量仅为1.1毫米,比常年的19.6毫米、近10年的23.6毫米均显著偏少。截至今年2月2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均出现了中度以上旱象,特别是东南部的通州、大兴达到重旱。

  河南: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冬小麦分蘖、扎根生长之际,一场极为罕见的特大旱灾,正侵袭着中原大地。

  自2008年10月、近110天以来,河南有效降水不超过15毫米,全省小麦受旱面积达4150多万亩,其中严重受旱700万亩,有50万亩出现麦苗枯死现象。此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 

  陕西:

  2008年11月-2009年2月,陕西全省均未出现有效降水,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五成以上,陕北、关中出现的持续干旱为15~20年一遇,榆林南部、延安北部部分县(区)为1961年以来第2少雨年,约25年一遇。陕西省遭遇3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冬春连旱长达97天,全省多数地区干旱程度接近Ⅱ级严重干旱级别,对城乡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旱灾致使全省累计114.82万人、37.33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或受到影响,造成粮食作物减收100.87万吨,经济作物损失13.98亿元,林木受旱6.9万公顷,水产养殖因旱减产714.5吨,因旱减少水力发电量589万千瓦时,直接经济损失达36.41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31亿元。

  安徽:

  近日淮河以北地区持续无雨,受旱程度仍在加重,全省受旱面积2669万亩,其中严重干旱1165万亩,抗旱保苗进入关键时期。2009年2月4日,安徽省农委发出紧急通知,决定在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安、滁州市等9个市,启动农业系统抗旱保苗一级应急响应。这也是安徽省首次启动农业灾害一级应急响应。 

  山东:

  2008年秋季以来,山东大部地区长期无雨导致旱象露头。随着春节过后逐渐气温回升,全省旱情发展再度加快。截至2009年2月2日,全省麦田受旱面积已达3328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0%以上,其中重旱1000多万亩,旱情呈急剧发展趋势。

  河北:

  自2008年11月份以来,河北省平均降水量不足2毫米,比常年偏少90%,全省发生了5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截至2009年2月5日,全省冬小麦受旱面积达1500万亩,比上年同期多961万亩,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40%左右。其中,严重受旱面积400多万亩,比上年同期多339万亩。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水,加之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严重,旱情已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小苗、弱苗比例较往年增加。

  甘肃:

  2008年入冬以来,甘肃河东大部分地方气温偏高1~2℃左右,基本上没有下雪,暖冬现象十分明显;土壤墒情明显下降,对冬小麦、冬油菜等越冬作物的安全越冬造成威胁。

  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天水市、平凉市、庆阳市的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2~9成。据调查,庆阳市中北部大部分麦田有5至10厘米的干土层,全市219万亩冬小麦和60万亩冬油菜不同程度受旱;平凉市冬小麦受旱面积70万亩,占冬麦种植面积的35%;定西市安定区北部、临洮北部、陇西东南部也出现旱象。

  甘肃省农业部门消息,截至2009年2月4日,甘肃全省受旱面积1500万亩,其中重旱面积600万亩;冬小麦、冬油菜受旱面积达500万亩;因旱导致20多万人、18多万头牲畜发生饮水困难。旱情还导致水库蓄水偏少,目前甘肃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7.04亿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少蓄11228万立方米。

  山西:

  2008年入冬以来,山西省遭受了建国以来第三个严重冬旱。全省受旱面积达3274.4万亩,其中农作物受旱面积818.45万亩,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78%,一部分人畜出现吃水困难。 

  极端气候是个案还是气候变化样本?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多省市才遭受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难,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又遭遇如此严重的秋冬连旱。这种极端气候是个案还是气候变化样本?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首席科学家张称意介绍,虽然这么大范围的干旱已经构成一次气候异常事件。但不能认定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导致了此次大旱。

  他说,“气候不变化也会出现旱涝等灾害,这是气候本身特有的一种表现。这次肯定是环流异常,但每一次极端气候事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以及影响有多大,也是科学界一直在探讨和困惑的问题。”

  时任气候中心主任的肖子牛称两个因素造成干旱,一是降水少。特别是持续性的、很长时间内的累积降水都很少;二是温度偏高。

  气候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

  “在气候预报方面,国内相比国际还是要差,整个大的模型和思路还是在拿国外的资料在做。”2008年5.12地震曾引发地震预报的讨论。事实上,极端干旱天气也引起学界对干旱预报的关注。

  上海师范大学城市生态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康建成透露,国际气候变化组织一个最主要的国际气候计划研究就是,未来10到20年把年际预报做出来,“能不能做得到很难说,但大家都在往这个方面努力”。

  康建成说,干旱是因为降水少,学界大部分人都讲温度变化,讲降水变化较少,那是因为降水预报十分困难。比如,在降水方面,今年的梅雨季节到底是早来晚来,降雨量多少,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但是现在做起来难度相当大。他表示,目前,在气候预报方面,国内相比国际还是要差很多年,可以说整个大的模型和思路还是在拿国外的资料在做。也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体系。

  中国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自古以来旱灾就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无穷的灾难。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兴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做好冬麦区抗旱工作对保障我国夏粮生产,保障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大部地区属亚洲季风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台风等因素影响,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年内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之间变化也很大,这是易形成水灾、易造成旱灾的原因之一。我国降水量年际之间差别出很大,丰水年降水量与少水年降水量比,一般南方可相差l.5~3倍,北方相差3~6倍,少雨年份易发生旱灾,有时连年的少雨,会造成连年干旱。

  其次,水上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是造成干旱缺水的原因,特别是北方土地多,水资源少以每亩耕地平均摊水资源量计,全国平均1800多立方米/亩,但黄河、淮河流域只有300多立方米/亩,辽河、海滦河流域更少,分别为200立方米/亩左右,不能满足农田用水的需要。由于上述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特点:秦岭、淮河以北春旱突出,俗称“十年九春旱”。

  加强干旱监测预测业务迫在眉睫

  干旱是长期存在的一个世界性科学难题,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干旱的影响。197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变暖使得一些地区干旱化趋势加剧,干旱威胁加重。近20多年来干旱发生得更加频繁。1951年至2001年50年间就有13年发生严重干旱。我国多次遭遇大面积的干旱,仿佛一支猛烈的针剂,又一次刺痛了中华大地,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思考。加强干旱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业务建设迫在眉睫。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主任张培群研究员称,1995年,国家气候中心开始研发全国旱涝气候监测预警系统。1998年突破了原有单一指标与方法,研发了具有普适性的综合干旱监测指数(CI)。2004年9月,开始进行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制定,2006年11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为干旱监测和评估业务和产品的规范开展打下了基础。目前,国家气候中心干旱监测采用的是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为5个等级,无旱、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CI指数选用全国723个基本、基准气象观测站,利用近30天(相当月尺度)和近90天(相当季尺度)降水量标准化降水指数,以及近30天相对湿润指数进行综合。既反映了短时间尺度(月)和长时间尺度(季)降水量气候异常情况,又反映了短时间尺度水分(影响农作物生长)亏欠情况。

  未来国家气候中心将把干旱监测和预测业务建设作为重点业务之一,加强建设和服务工作,2009年9月,国家气候中心干旱监测已经完成了从基准站向加密站的转换工作,利用加密后近2500个测站的观测资料,开发了高分辨率的气象干旱监测产品。开始对高分辨率的气象干旱监测产品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效果和业务流程进行干旱监测产品的升级,用高分辨率产品替代当前的业务产品。同时,还将基于高分辨率干旱监测产品,建立和完善气象干旱监测业务的指导产品体系,采用统一的干旱监测指标和标准、统一的干旱监测站点、统一的时空分辨率、统一的站点要素插值方法、统一的制图技术,发展综合干旱监测预测业务,开发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为应对干旱灾害提供更为全面可靠的服务产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