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互动

气象专家就各地农业生产特点提出防霜冻抗低温建议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3日 来源:气象科普网

  4月11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12日至14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明显下降,沿淮及其以北地区将出现晚霜冻。农业气象专家称,晚霜冻的出现可能致使当地冬小麦遭受冻害,设施农业生产及果树生长也将受到影响,建议各地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做好防霜冻抗低温工作。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4月中旬,影响我国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且势力较强。12~14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局部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将先后出现晚霜冻,14日霜冻线将南压到沿淮附近。

  中央气象台农业气象专家毛留喜表示,黄淮等地冬小麦、油菜可能遭受冻害,设施农业生产及果树生长也将受到影响。他解释说,由于前期低温,华北北部和东部冬小麦返青比常年同期偏晚7~20天。4月中旬华北中北部冬小麦处于返青期,华北南部、黄淮和西北地区东南部冬小麦处于拔节期。北方冬麦区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不利于冬小麦苗情转化,将导致冬小麦生长缓慢、发育期进一步偏晚,特别是对已拔节的冬小麦将造成冻害。

  毛留喜称,4月中旬的低温霜冻过程还将会对华北、黄淮、西北地区等地的设施农业生产和果树生长发育不利,部分地区可能遭受低温、冻害,地膜棉花、大棚植物受损,果树花蕾遭受低温霜冻危害或被风吹落,影响授粉、坐果。此外,东北、华北气温偏低,不利于春播适时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多,不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发育和春播;低温阴雨天气也不利于早稻秧苗生长。

  针对即将发生的低温晚霜冻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毛留喜建议,冬麦区各地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松土,力争多施有机肥,以增温保墒,确保冬小麦苗情转化升级,促进冬小麦形成壮秆大穗。东北地区和新疆北部要注意翻耕散墒,提高地温,确保春播适时进行。江淮、江南应利用降水间隙天气清沟理墒,确保棉花、春玉米适时播种;油菜和冬小麦田块要注意适时施肥,促进夏收粮油作物生长。设施农业要及时加温、盖帘,经济林木果树要采取熏烟、挡风和包扎等有效措施做好防霜抗低温工作。

  专家称,霜冻是在春、秋转换季节时,夜晚近地面气温达到0℃以下,致使作物受到损害的一种低温冷害现象。霜冻一般开始于秋季,称为早霜冻,止于翌年春季,称为晚霜冻。秋季开始发生霜冻的第一日称初霜冻日,春季最后发生霜冻的一日称终霜冻日。各地的霜冻开始和终止时间,因地形、海拔高度和所处纬度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 ,早霜冻开始出现时间,海拔高度越高越早,纬度越高越早,反之则晚;晚霜冻终止时间,海拔高度越低越早,纬度越低越早,反之则晚。 对农业生产而言,既怕早霜冻早,也怕晚霜冻晚。

  记者了解到,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低温天气对农业等的影响及应对服务工作,气象专家多次就低温霜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应对建议。4月10日,针对即将出现的低温霜冻天气,中国气象局与农业部联合举行了低温霜冻和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会商。

(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郭起豪、苗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