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唐代诗人王建在他的《江陵即事》中,描写了当年的梅雨景象。千百年来,梅雨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都要“见面”的气候现象。
梅雨是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形成的。其环流特征是:南亚高压从青藏高原东移,其北侧为西风急流,南侧为东风急流。副热带高压北跳,并较稳定维持,长江流域盛行西南暖湿气流,并与北方的偏西气流交汇。在高纬地区,欧亚大陆有阻塞高压形成,北纬35°至45°为平直西风环流。在低层,地面上有准静止锋(梅雨锋),因锋的波动,并有江淮气旋产生,这样就造成大范围连阴雨天气,而且常出现暴雨区。一般梅雨区呈东西走向,宽度有时达300公里至400公里,有时只有100公里至200公里
梅雨期也会出现两到三个晴好天气,这属于梅雨间歇现象。而且,各地各年的梅雨有较大的差距,有时会出现旱梅或涝梅这两种异常梅雨现象。
所谓“旱梅”,是指“空梅”或出梅早的年份,使得盛夏伏旱露头早、旱期长,因此而加重了伏旱的危害。如1961年和1978年,在6月中旬副高即北跳,江汉平原和鄂东地区在副高的控制下晴热少雨;另如1959年、1972年、1976年均属出梅早的年份,较常年提前5天至13天,梅雨期降雨量少。
所谓“涝梅”,是指入梅早、出梅迟、梅期长,降水特别多的年份。这又分成稳定持续型与间歇持续型,如1954年和1969年即属稳定持续型,1954年,副高早来迟去,武汉梅雨期降水量达1041.6毫米,其中暴雨量为568.6毫米,其他地区梅雨在300毫米至900毫米之间。这导致长江中下游出现特大洪水。间歇持续型主要也与副高影响有关,在进入盛夏后,副高又由北向南移动,带来几天降水降温天气,似乎是有意帮助人们缓解伏旱、消暑。但个别年份由于副高南回时间过长,变成了“二度梅”,1980年就是这种类型。这年副高有42天都在持续往返,长江中下游阴雨连绵。7月18日,副高又向南移动,导致再次出现31天的梅雨天气。这种二度相加达72天的梅雨期,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受这种“涝梅”影响,当年湖北省农田受灾面积130万公顷,粮食减产31亿公斤,棉花减产1.31亿公斤。
虽然异常梅雨现象会加重气象灾害,但正常的梅雨能满足农作物的大量需水。在梅雨结束之前,人们还可为预防之后的伏旱而利用水库塘堰蓄水保水。因此,各地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根据梅雨发生规律,对水资源实行优化调度,以降低洪涝、干旱的程度,减轻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