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暴雨

城市内涝频发,谁之过?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7日 来源:新华网

  4月7日,长沙遭遇暴雨袭击,城区内多处出现严重内涝,部分街道变成了“泽国”。长沙,2015年第一个遭受内涝的城市。这一事件被网民调侃为“2015年的第一波城市海景”。

  调侃背后,却透露出了些许无奈。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一场雨足矣。近年来,城市内涝频发。汽车“潜水”、市民“看海”也不算奇景。当一场场内涝发生时,我们的家园上演着财产,甚至人员伤亡的悲剧。为何我们的城市“年年防涝年年涝”?

  城市内涝频发:“天灾”之外 ,“人祸”几何?

  一场场内涝事件仍犹在眼前。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暴雨导致79人死亡,1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受损,10660间房屋倒塌,116.4亿元经济损失……

  2013年7月15、16日,暴雨侵袭辽宁多座城市,沈阳、阜新等地均出现严重城市内涝。

  2014年7月27日,安徽合肥突降大暴雨,致使长江东大街与东一环路下穿桥严重积水,数十辆车被困。

  ……

  这些仅仅是城市内涝事件中的一些例子。被暴雨夺走的不光是房屋、道路,甚至还有鲜活的生命。城市内涝已成为摆在城市治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种种内涝发生的原因,首先是降水过大的“天灾”,但“天灾”之外,“人祸”的因素也不容忽视。

  浙江省政协委员王志良曾做过一次有代表性的调研,发现造成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主要包括城市河道的调蓄能力降低;城市超常规发展,平原防洪排涝和河道整治的规划,与大城市建设的要求有差距;我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偏低,一般为一小时雨量1至3年一遇,与国外发达城市差别大。”

  同时,不少专家也认为“城市建设重地表,轻地下”、“排水系统落后,跟不上城市发展”、“城市在暴雨应急机制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软肋”等原因导致了城市内涝时有发生。>>

  年年治理年年涝,“九龙治水”为何这么难?

  其实内涝早已不是新闻,尽管国家、政府一直致力于解决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但是城市内涝依旧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全国不少地区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整治工程。但是,内涝仍然治而不绝。

  究其原因,城市内涝,责任不仅是水务部门。有些地方是缺少治理内涝的动力,水务部门只能“单打独斗”。但一个城市抗击山洪暴雨的主体是多元的,水务部门只能肩负起常规的城市排洪任务;突来的山洪暴雨主要靠多元化“综合排水”,单靠水务部门是靠不住的。城市内涝责任不能让水务部门自己扛;更需要城市管理者、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等的支持。

  有些地方则是孤掌难鸣。一些地方也在辖区内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整治工程,比如虎门曾投入数亿元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但其主要任务是对排水渠道进行清淤和改建。但“各镇几乎没有堪与市区相比的大型内涝整治工程”。

  “内涝的责任难以理清是治涝的一大难点,”福州建委有关人士介绍,以道路为例,有些涝点属于市级部门管理,有些属于区级管理,而有些属于小区内部的积涝,还有些是未移交的,因此要先理清责任,各司其职。

  近年来,内涝问题愈加引发舆论关注,这也增加了政府的重视。但部分地区的治理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尴尬。

  “排水系统怎样管理矛盾很多,排水系统和河流管理、环境保护都存在很多矛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曾说:“另外,城市管道分属在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没有一个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建设,当务之急是明确责任,整合力量,改建排水管网。”

  “水利不上岸,环保不下河。”程晓陶认为,城建、水利、园林、环保,和城市河湖相关的,在管理上确实有互相矛盾的要求和需求。城市的河湖归园林部门管理,允许有多少水进入河道是有限制的。水利部门考虑河流如何泄洪,建设部门则希望雨水管入河,但是河道行洪能力有限,如果排水管非常集中的排入河中,水就会漫出,从而产生内涝。

  治理内涝,狠话之下需看“疗效”

  伴随着我们现代化城市的建立,内涝问题逐渐曝光在人们的视野下。

  国家对解决城市积水难题高度重视,在2013年时就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6项重点任务,要求保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坚决杜绝“拉链马路”、窨井伤人现象,10年时间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此后住建部等多部门“对症下药”,各地政府也宣布动辄数亿,在数年内根治内涝。

  如今,不少地方宣称治理城市内涝成功,“看海”将成记忆。但长沙的“海景”却让这成功打了些许折扣。

  有媒体呼吁,“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狠话之下需看“疗效”。决策指示绝对不能犯“空喊主义”错误,如果只有“一般号召”而没有“个别指导”,那么这样的号召便无异于信口雌黄,既不真实更不负责。作为社会公民,我们需要激励人心的口号,但我们更需要真实可感的具体方案,能够让人们看到实际效果,让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正得到保障。

  而更重要的是,城市规划中能真正对内涝问题引起重视,杜绝新“海景城”的出现,方是标本兼治之策。

  (作者:于子茹,综合相关媒体报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