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暴雨

回归自然的海绵城市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刘钊

  在北京左安门桥东北角,有一间并不起眼的小平房。粗看之下,它只占据了6平方米的面积。可就是在这小小的房间下,藏着面积达8026平方米的大型蓄水池,可以用来收集5万平方米范围内的雨水。像这样的蓄水池,在北京全市已经建设了25个。借助这些水池,北京计划一方面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一方面收集雨水,经处理后再次利用。

  城市用“海绵”吸住集中降水

  近些年,每逢降雨时节,“到城市看海”成了人们最常听到的调侃。调侃之余却也带着几分疑惑:解决城市内涝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应对措施提了许多,也实施了不少,然而闹市中的“海景”却依然每年都能看到。另一方面,这些“逢雨即涝”的城市,却又面临着严重缺水的困境。

  “目前我国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通过管道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就感觉修多大的管道都不够用,而且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巡视员章林伟举例说,深圳光明新区年均降雨量达1935毫米,汛期暴雨集中,小小的区域内集中了26个易涝点,内涝严重,与此同时,该区70%以上的用水要靠从区外调水。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能否将内涝这个城市的“包袱”加以利用,转化成为城市解渴的“甘霖”呢?

  “海绵城市”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之一。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以硬化路面为主。遇到强降水,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排水系统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整座城市如同在地表上覆盖了一层“硬壳”。

  而“海绵城市”,就是将城市的蓄水、排水系统比喻成海绵,遇到降水时,城市能够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而在干旱缺水时,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损有余而补不足”,让城市将本就珍贵的水资源运用得更加平衡。

  建设这样的城市,如何打造一块有效的“海绵”,吸附住降水,便成了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硬壳”如何变成“海绵”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试图为“海绵城市”建设寻求解决方案。

  作为这份指南的副题,“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格外引人注目。事实上,这是一套以“道法自然”为核心思想的雨水管理系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说,这一系统旨在模拟自然水文条件原理,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在自然界,河流湖泊担负着排水、蓄水的重任,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同样以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土地开发规划的综合框架。

  具体而言,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自然调蓄系统,保证它们的生态机能不受城市开发的破坏;受到破坏的自然“海绵”系统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在很多大城市,改造老旧城区是一大难题。老旧城区常常面临人多、拥挤的问题,改造难度很大,是否也能顺利变成“海绵”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谢映霞认为,相比大规模改造排水管线等方案,多添置一些“海绵”反而更具可行性。

  “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既有的老旧建筑可通过雨水管断接技术,利用社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市政道路可结合道路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也可将老旧社区雨水管线接入周边公园、水体、集中绿地。”谢映霞说。

  在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已通过改用透水式地砖和建设下凹式绿地的方法,对40多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椿树、大栅栏等平房院也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改造,老旧小区地面积水的情况将得到改善,环境也会改善。

  国外如何建设“海绵城市”

  实际上,在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对包括“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内的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方法,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作为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参考。

  这三个国家的共同特点,便是通过立法方式,对水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明晰的要求,而其具体的雨水管理利用方法又各有特色。

  德国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

  美国的雨水资源管理以提高天然渗入能力为宗旨,强调与植物、绿地、水体等自然条件和景观结合进行生态设计,如植被缓冲带、植物浅沟、湿地等,大量使用由屋顶蓄水或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以获得环境、生态、景观等多重功效。

  日本雨水利用最具特色的技术手段是建设雨水调节池,在传统的、功能单一的雨水调节池的基础上发展了多功能调蓄设施,具有设计标准高、规模大、效益投资高的特点。在非雨季或没有大暴雨时,这种雨水调节池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发挥城市景观、公园、绿地、停车场、运动场、市民休闲集会和娱乐场所等多种功能。

  此外,享有“花园城市”美誉的新加坡在相关方面也颇具特色。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国家,年降水量达2400毫米的新加坡利用遍布全岛的蓄水池和系统性布设的排水道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以新加坡滨海堤坝为例,它将蓄水池与大海隔开,防止蓄水池内的水受潮汐影响。当降雨较强而海水处于低潮时,闸门会降下,将过量的雨水排放入海。如果涨潮时降大雨,闸门则维持紧闭,工作人员转而启动巨型排水泵,将过量的雨水排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