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气象

春性小麦要高产 需做好以下三点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黄智敏 刘凯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暖冬年份增多,小麦生长期变暖趋势明显,因此近年来,长江中下游一带春性小麦品种的推广面积明显增加。 

  然而,如果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春性小麦品种,播期推迟营养生长期有所变短,尤其是拔节-抽穗所需的天数缩短,前者会使基本苗有所减少,影响总穗数;后者其穗粒数会减少,必然会导致产量的下降。还应看到的是,冷冬年也不是不会发生,由此又引起了产量的负面波动。气候变暖,并不是气温值都呈线性的增高,且往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这就需要我们科学理性对待,采取正确的栽培良策。

  基于小麦营养生长期是奠定基本苗、总穗数,为壮秆大穗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冬前培育壮苗是高产的基础与前提。为此,除了应施足底肥,精细整田,深开“三沟”,适墒爽土外,务必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适期播种。为了使小麦充分利用冬前的温光资源,使其在越冬前生长一定数量的分蘖和次生根,形成壮苗越冬,为安全越冬和以后足穗、大穗奠定基础,适期播种是提高小麦单产的有效措施。然而,播种也不能太早,苗期温度高,幼苗徒长,抗寒能力显著减弱,冻害严重,春后生长迟缓,不利高产,这种教训近年屡有发生;播种过晚,气温低,出苗迟,冬前生长时间太短,苗小苗弱,有效分蘖期短,产量不高。为此,像“郑麦9023”等偏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以10月26日至11月10日为好。

  二是多效唑拌种。正确使用多效唑拌种,不但可以促根增蘖、出叶快、叶色深,而且可以降低株高,缩短、增粗基部节间,提高麦粒充实度,一般每公斤麦种用15%多效唑粉剂0.5~1克干拌。

  三是扩大行距。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播种均匀度,尤其在多阴雨地区,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在足穗的基础上,提高分蘖成穗率,确保穗、粒、粒重的协调发展,丰产方的行距应扩大到25~30厘米。

  (责任编辑:王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