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气象

极端天气逐渐增多 农业生产该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2日 来源:新京报

从2021年12月底开始,湖北浠水县巴河镇的农场主缪小雄,就开始为自己的5000多亩冬油菜打防冻药剂。

种油菜5年,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极端天气。幸好,油菜出苗后,抗寒能力不错,喷洒防冻药剂,主要是预防2月份左右可能的寒潮,那时候油菜花刚到抽薹开花的季节,也是最怕冻的时候。

在河北邯郸,农场主郝科向,早在2021年11月份冬小麦出苗前后,就开始做防冻措施。随着天气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复杂,大江南北的农业生产者们,也不得不及早采取更多的应对措施,以防备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极寒而又温暖的冬天

2021年的冬天,天气有些不寻常。忽如其来的寒潮,让大江南北瞬间成为雪国,多地用“历史罕见”形容寒潮中的低温,甚至有的地方的气温降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

“罕见是毫无疑问的,各地的表述不同,有的地方是1966年以来最低温,有的地方是1953年以来最低温。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事实,这样的表述几乎就等同于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因为这些地方建立气象观测台站的时间也就在上世纪50年代或60年代初期,这样的表述是科学上的严谨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科院“智慧气象与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创新团队首席许吟隆对记者说。

以2021年12月下旬的寒潮为例,短短两天时间中,内蒙古中西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气温普遍下降6-10℃,其中,降温较多的地方,幅度甚至超过12℃。

农业,无疑是对气温最敏感的行业之一,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无论是冬小麦、冬油菜,还是北方的设施蔬菜、南方的露地蔬菜,都在经受着极端天气的考验。

郝科向的冬小麦,种得有点儿晚,2021年的秋汛,让北方许多地方的土地墒情过高,难以下种,不得不延迟播种,最晚的,甚至比往年晚了一个月。郝科向的麦地情况不算太差,即便如此,也比往年晚了将近半个月。

华北如此,温暖的广东,也同样受到寒潮的影响,2021年12月下旬,广东多地农业部门印发农业抗寒技术指南,预防蔬菜、冬种马铃薯、番木瓜、菠萝、荔枝、香蕉、茶树受到寒潮的影响。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寒冬,事实上,2021年,恰恰是一个气温偏高的年份。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气温,较常年偏高1.0℃,是1961年以来最高。其中,12月份全国平均气温为-1.9℃较常年同期偏高1.1℃。

 弄不明白的天气变化

夏季的南旱北涝,冬季的罕见寒潮,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中,传统的经验,也越来越不适用当前的气候环境。

这样的变化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从事农业气象研究多年的许吟隆感触良多。他说,由于人类活动加剧、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气候变暖日益加剧,气候的常态被打破了,波动的幅度远大于过去。从目前的趋势看,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很难在短时期内明显地降下来,气候变暖的趋势还将持续很长时间,在这样的气候不稳定状态下,极端天气会频繁发生。

以冬季的寒潮为例,许吟隆说,“冬季的寒潮主要是来自北极的冷气团。在北极周边,有一个极地涡旋环流,像一个无形的罩子一样,罩住了北极的冷气团,使得冷气团不能轻易突破。由于冷空气的不断堆积,有时候它会突破北极涡旋环流的屏障,这就是我们常在天气预报中听到的‘冷空气南下、寒潮爆发’,在加拿大、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形成极端低温天气。一般情况下,冷气团是很难突破的,即便突破,也是很小的部分,所以以往的寒潮是有一定规律的,保持在一定的程度范围内。”

然而,随着全球变暖,这一常态被打破了,许吟隆解释,“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罩住北极的极低涡旋环流变弱了;同时,在大西洋上有一股暖流,这股暖流有时候也会冲击极地涡流,使被罩住的冷空气突破束缚,如今,这股暖流也因为气候变暖而加强了。”

来自北极环流的束缚力量在减弱,大西洋上的暖气团冲击在加强,两相作用下,突破束缚的冷气团更强了,“这是寒潮变得更冷的原因之一,许多人说冬天这么冷,为什么还说全球变暖呢?事实上,正是因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一个特殊的局地现象,简言之,这是由于气候变暖,才会有更强的寒潮南下。而一旦寒潮退去,冬日暖阳回归,人们又会觉得,冬天没那么冷,就是这个原因。”

农业不确定性在加大

急冻寒潮只是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城市里生活的人们,或许只是抱怨寒潮来临时的寒冷,但农业生产,却直接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以冬小麦为例,在寒潮很冷,平日更暖的天气中,冬小麦要经历更大的温差变化,更高的高温和更低的低温。就像人一样,忽冷忽热会降低人的免疫力,小麦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稳定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在越冬中,冬小麦其实并没有停止生长,只是更多生长地表以下的根部,以此增强生命力,积累营养,一直到春天,地上的麦苗才会返青,重新生长。冬季天气无论是过冷还是过热,都可能打破小麦的生长节奏,进而造成产量的损失。因此,农业生产者不得不采取更多的措施,预防极端天气的到来。

身在邯郸的郝科向告诉记者,在播种之后,他们进行了播后镇压,这是一种常规的防冻措施,用重物压碎土壤表面的板结层,阻断水分、热量散发的通道,这样可以更好地保住土壤中的水分和热量,以此增强冬小麦抗冻的能力。

“这些方法我们都会,农技推广人员以前都教过防冻、抗旱等各种情况,都有相应的措施,只是不一定都能用上。但新的农机手未必掌握这一技能,因此,我们也会培训农机手。”

更多的田间管理工作,无疑会提高农业生产的成本,使本来就利润微薄的农业,变得更加艰难,但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

就在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再次预警,2022年1月-2月,可能还会出现极端寒潮天气,这意味着,郝科向提前采取措施是对的,但这些措施是否真的能对抗寒潮,仍是未知的事情,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的寒潮是否真的会到来,如果到来,强度又会有多高?

“这就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我们传统的气候预测,其参考价值并不如以前那么大,尤其是在靠天吃饭的农业领域,极端天气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粮食安全的警钟长鸣

干旱、内涝、高温、寒潮……太多的因素影响着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我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的粮食问题,永远都是重中之重。

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获得18连丰,连续7年超过6.5亿吨。然而,粮食的危机并未消失,尤其是疫情背景下,全球饥饿人口仍在增加,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变幻莫测的气候,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2021年,北方许多地方受天气影响,冬季作物播种晚,粮食丰产的底子并不牢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许吟隆说。

就在2021年12月下旬的寒潮中,黑龙江省的一个村庄里,村民们收获的玉米,因为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玉米垛内部生热,数位村民的玉米销售受到影响,因品质降低而收入减少。当地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玉米收获后垒成垛,要定期翻动,防止内部过热损伤品质。但因为寒潮,有村民觉得可能不会过热了,所以没有翻动。

事实上,寒潮带来的寒冷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烈,该村干部告诉记者,在当地,土壤的冻层很薄,都是松软的泥土,车到地里,会直接陷下去,薄薄的冻层下面,“地下还是热的。”

“气候的波动性越大,农业灾害出现的风险也越大。”许吟隆说,“在今天,必须呼吁大家认识到,气候的变化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庄稼越来越难种了。”

 需加强农业气象和保险服务

怎样才能在风险更高的气候环境中,最大程度地保障粮食生产?

过去数十年中,我国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植保体系,不论是冻害,还是干旱,抑或是其他灾害,都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不同地方、不同作物、不同品种,都能够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套植保体系的作用非常大,”许吟隆说,“但也要看到,当前的气候变化和以往已经不同,所以必须有更充分的准备。”

准备之一,是建立更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许吟隆说,“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者意识到,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气候异常,过去的经验正变得越来越不适用。而在当前,全球各国的农业气象服务做得却都不够好。比如说,生产者需要的农业气象信息,和气象服务提供者提供的信息不匹配,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世界气象组织提出,建设更强大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这应是未来一段时间中的工作重点。”

准备之二,是建立更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许吟隆说,“我们国家的农业气象保险还很不完善。现在看,在保险理赔的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提升和改变的。比如2021年的河南暴雨,玉米受灾面积很大,但玉米恰好不在政府的保险补贴中。当然,在受灾后,政府、保险公司等各界提供了许多资助和赔付,但总体看,赔付的力度并不足以覆盖损失,甚至是远远不足。我们的农业保险机制,仍旧需要进一步完善,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保险机制。当然,这很难,但再难也要做,保险的完善,意味着社会资源的优化利用,对未来的农业生产,尤其是气候异常时代的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来源:新京报 2022-01-12 作者: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