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展

追溯“海浩”现象本质——发生在我国北部近海的海雾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

本期嘉宾: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教授 傅刚 高山红 张苏平 副教授 范磊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 宛霞

本期观点:

■所谓的“海浩”现象,并不是发生在海面上的新的大气现象,而是严寒天气条件下发生在我国北部近海的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

■应加强对海洋气象学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减少公众的认知误区。

2021年1月6日席卷我国的寒潮天气,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意外。在网络上大量转发的图片和视频中,较为抓人眼球的是出现在青岛、威海和大连等地近海海域的一种海上奇观——“海浩”现象。

在各种媒体上,“海浩”一词“横空”出现,使许多人以为它是一种发生在海上的新的大气现象。

对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教授傅刚带领的海雾研究团队,对所谓的“海浩”现象和“海浩”一词进行追根溯源,认为“海浩”并不是发生在海面上的一种新的大气现象,而是严寒天气条件下发生在我国北部近海的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

“海浩”并非新的大气现象,而是海雾

许多人对“海浩”一词感到既陌生又新鲜,但早在2015年,“海浩”一词就已见诸报刊了。

2015年11月,辽宁大连的媒体曾刊发《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中国海洋大学海雾研究团队经过搜索发现,这篇报道是在国内首次使用“海浩”一词。

在2021年1月初席卷我国的寒潮天气过程中,“海浩”一词在各种媒体上被广泛传播,这引起了中国海洋大学海雾研究团队的高度关注。团队成员经过质询和广泛查证后一致认为,“海浩”一词是大连獐子岛一带的地方说词,“海浩”只表音,用来表意并不恰当,更不是专业术语。研究发现,“海浩”并不是海面上的一种新的大气现象,而是发生在严寒天气条件下我国北部近海的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

黄海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海雾发生地,海雾研究是傅刚带领的研究团队的一个主攻方向。目前已建立海雾数值预报系统,并在气象和海洋多个业务部门得以广泛应用。

团队成员分析研究了2021年1月初的所谓“海浩”现象的图片和视频报道,结合我国最早开展海雾研究的学者、海洋气象学科开创者王彬华教授的 《海雾》一书的相关内容,形成了《关于对“海浩”一词的说明》。

其实,这种大气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经过温暖的海面,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成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由于从北方过来的冷空气整体上是干燥的,因而雾只存在于水蒸气比较充沛的海面附近。一般情况下,当出现-30℃以下气温时往往出现的是冰雾,-10℃以上是水雾,-30℃至-10℃之间是冰水混合雾。

加强科普宣传,减少认知误区

“海浩”的语意与海雾并无关联,却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除了归因于当前发达的信息传播手段外,其深层次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站在公众的角度考虑,当公众看到某个不寻常的自然现象时,非常希望用语言来表达出它的不寻常。由于海雾一词难以在公众心中表达出该现象的不寻常,一个新词汇就容易得到迅速传播,这折射出公众对于海洋气象学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的现状。

诚然,不少事物都有异于学名的俗称,通常俗称具有简洁、形象的特点,且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学名一样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有的俗称并无久远历史,甚至从语义上也与其本质相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熊猫”一词。民国时期,“猫熊”与“大熊猫”名称混用,经历了非常混乱的演变过程,反映出那个时期动物学研究水平低下和科普宣传的严重不足。后来,“大熊猫”的叫法逐渐被国人普遍认同。回顾“大熊猫”称谓的演变,对于剖析所谓的“海浩”现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前,“海浩”一词正处于初始传播阶段,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大熊猫”一词出现的历史状况。然而,与之不同的是,海雾相关的学术研究日臻成熟,对于平流蒸发雾 (或蒸汽雾) 这种特殊类型的海雾,学术界早已给出通俗、形象、物理含义明确的名称。

研究团队指出,未来,“海浩”一词是昙花一现、还是继续流行,抑或如“大熊猫”一词那样“侵入”学术界,还要看学术界对公众进行海洋气象学科普宣传的力度。在网络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海洋气象科学工作者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唯有通过加强科普宣传,方能减少公众的认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