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展

降水自记纸数字化成果出炉 我国建立连续分钟级和小时级降水量序列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3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

“1小时201.9毫米,位列我国国家站1小时降水量排行榜首位,超出第二名40毫米。”近日,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统计的1951年以来国家站1小时降水量排行榜(不含港澳台数据)上,河南省郑州市7月20日的降雨极端性得到进一步权威确认。这份排行榜所依据的数据来自我国刚刚建立的连续分钟级和小时级降水量序列。其中,全国降水自记纸数字化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很多气象观测站依然使用自记纸进行观测。相比时间分辨率多为12小时的人工雨量筒,降水自记纸能够连续、实时记录液态降水过程,是最权威的原始降水过程凭证,对于防灾减灾、研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自记纸档案记录在数以万计的纸张上,存在数字化困难等问题,一直难以有效应用。

日前,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统一组织,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全国各省气象部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完成了国家级气象站有自记降水观测以来降水自记纸记录的数字化,并与自动雨量站资料融合,建立了连续的分钟级和小时级降水量序列,为我国短时强降水历史极端值确定奠定了数据基础。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统计了1951年以来的中国国家站1小时降水量排行榜。在这份排行榜的前十名里,除了位列第一名的2021年7月20日郑州暴雨外,其余9个都发生在南方,其中仅广东就上榜五次。

作为降水数据的权威记录,降水自记纸的数字化成果还可以应用于修正和确认历史降水可疑数据。通过查阅降水自记纸扫描图像文件,再现历史降水过程,将不同来源的历史降水数据进行比对和印证,可以进一步提高降水数据质量。

下一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将对全国降水自记纸数字化成果做进一步的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研制并发布高质量的中国大陆区域长年代高时间分辨率降水基础数据产品。

近年来,不只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取得突破,各类自记纸数字化工作均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国省两级气象部门正联合开展EL风自记纸的迹线提取,已建立部分国家级台站长年分钟风向风速基础数据。今年,最复杂、最难识别的达因风向风速自记纸的数据提取软件已通过验收并向全国推广应用。气温、气压、湿度等自记纸也完成了扫描,“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处理。在这些“故纸堆”中挖掘整理的权威气象数据,将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及相关气候科研工作提供新支撑。

(作者:刘钊 鞠晓慧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