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进展

更精准更智能更质量
——透过进博会看气象保障服务迭代升级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1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

在绵绵秋雨中,浦江两岸第四次迎来“进博时刻”,以“大国风范、海派韵味”向世界展示东方形象。

近年来,上海市气象部门推进智慧气象服务城市精细化治理,将一张智慧气象网越织越密。以更精细、更智能、更高质量的气象保障服务,护航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顺利举行,为彰显超大城市智慧形象注入气象力量。

上海气象部门研发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升级版正式亮相进博会。上海市气象局供图

先知系统再升级,赋能城市治理

开幕式当天傍晚,申城结束了十多天的晴好天气,渐渐笼罩在雨幕中。在进博会安保指挥部的大屏上,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以下简称“先知系统”)聚焦进博会核心区和重点场馆,滚动显示着天气实况和逐小时预报信息,为进博会运行保障各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上海市气象局减灾处副处长杨捷告诉记者,上海气象部门研发的先知系统自2019年亮相进博会以来,经过多次“进化”,如今已变得更精细、更智慧。

今年进博会前,先知系统再次升级,重点强化健康气象、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和建筑工地等4个场景的气象服务。系统界面的左、中两屏可以多图展示当前城市各类气象要素、风雨影响和未来趋势;右屏不仅涵盖气象信息,还包含各类网格化事件的预报,提供精细化、无延时的智慧气象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升级后的先知系统里,气象部门还联合卫生健康部门研发健康气象智能化场景。目前,双方正在共建基于天气气候的本市传染病和慢性病预警预报体系,并加快推进实现针对季节性多发传染病、突发不明传染病的风险和发展趋势的智能研判。“我们正在联合研制疾病预警预报平台,希望能在本市疫情联防联控中发挥作用。”杨捷说。

基于上海市气象局X波段相控阵雷达网形成的高精度三维立体产品投入使用。上海市气象局供图

“黑科技”加盟,让服务更智慧

与AI相伴,城市会变得如何?进博会气象保障服务给出一种答案。

“AI技术在海量数据处理和目标图像识别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能让气象工作人员更精准地识别灾害天气。”据进博会气象台台长马雷鸣介绍,进博会气象服务保障聚焦“越办越好”,多方位提升智能客观预报技术水平,不断在精细和智能方面创新突破。

——自动监测提醒-实况订正产品。“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逐小时天气预报,但如果突发局部降水,早先发布的预报结论和实况信息就会出现偏差。”马雷鸣表示,新研发的自动监测提醒和实况订正产品技术,让人工智能担起“助手”职责,不仅可以提醒预报员基于实况修订逐小时预报,更可以“亲自上阵”进行客观调整。

——人工智能雷达外推技术。通常来说,传统的雷达回波推算只能提供未来一小时的预判,但在加入AI后,计算机模型对长时记忆有了更大容量,能使雷达回波推算时长延长至2小时,让预报员在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面前更加胸有成竹。

——多模式大雾集成预报方法。进博会举办期间,上海正逢秋冬季,容易遭到雾和霾的侵袭。上海气象部门的人工智能团队专门开展多模式大雾集成预报方法研究,对比各种大雾的数值预报模式,博采众长优化出最适合上海的模式,为进博会提供更好预报服务。

——1小时分辨率降水、温度预报产品。上海气象部门还聚焦降水、温度等关键气象要素,结合多源客观预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客观检验系统评估得到最优降水预报结果,开发1小时分辨率降水、温度预报产品;与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上海大气环境中长期预测技术,为本次进博会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支撑。

“已举办了四届的进博会首次在降水中开幕,展期还遭遇大面积寒潮天气,频发的转折性天气使得室外重大活动和展区货物装卸等方面的气象服务需求旺盛。”在进博现场指挥大厅,气象保障联络员辅天华正有条不紊地收集各保障部门需求,稍后将传回进博会气象台,并将气象信息及时传到指挥部。在“后方”,进博会气象台收到服务需求后,将制作任务分发给各保障单位,制作好的产品再由进博会气象台统一发出。

“一个口子受理需求、一个口子对外服务”的工作模式,使得历届进博会气象保障服务忙而不乱。在组织方式上,上海气象部门逐渐形成了进博会气象保障服务“六个一”组织模式,即“一个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一套完备的服务预案、一套挂图作战的工作机制、一套高效的指挥管理系统、一张全面的产品清单、一系列应急演练”。这样的服务机制在多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中复制应用、持续升级,上海重大活动保障气象服务正逐渐走向业务化、常态化。

进博会期间采取的长三角联动会商、长三角首席预报员联合专题会诊、长三角区域协作保障气象灾害早预警等一系列举措,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服务机制逐渐建立。未来,长三角专业气象服务技术、产品、系统将实现共享共用。

而变得更快、更准、更有温度的上海超大城市气象服务,正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辐射至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交通气象方面,上海气象、交通部门携手,基于数据互融,构建高影响天气交通风险预警服务,覆盖道路交通安全和拥堵风险等。在旅游气象方面,创新开展“花语天气”、晚霞指数、烟雨江南指数等特色公众服务,根据天气条件为参观者推荐赏游景观。

移动观测车进驻进博会,为进博服务提供精密监测。上海市气象局供图

(作者:朱晔 谢丽华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