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看台

梅雨档案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9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名字由来

梅雨时节,由于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由于长时间的时雨时晴高湿天气,家中器物容易发霉,民间亦称为“霉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韩国称之为“Changma”,形象地表征为“长毛”;日本称之为“Biau”,与“霉雨”一脉相承。

影响范围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多云、风力较小等。

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

时空分布

我国梅雨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1951年至2021年,我国梅雨季降水量具有明显年际波动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前十年,降水量偏少。

1951年以来,历史上入梅最早为5月25日(1995年、2016年),最晚为6月26日(2005年),出梅最早为6月23日(1988年),最晚为8月4日(1993年)。梅雨季时间最短为13天(1988年),最长为59天(1954年)。梅雨季降水量最少的是1958年(135毫米),最多的是1954年(789毫米)。

丰梅

1954年、1998年和2020年是显著的丰梅年,出现了“暴力梅”。

1954年,长江流域有76%以上区域出现大暴雨,出现百年罕见的全流域大洪水,汉口长江最高水位29.73米,比历年最高水位高1.45米。持续强降水引发特大洪水,导致大面积内涝以及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据统计,长江流域大洪水导致3万多人死亡,紧急转移1300多万人。1998年,梅雨带长期维持在沿江一线,共出现16次暴雨过程。湖北黄石(360毫米)、安徽宿松(317毫米)等多地日降水量创历史纪录。长江干流多个地段最高水位超过1954年,长江干流监利(37.09米)洪峰水位超过此前历史最高水位,长江中下游出现二度梅,持续降雨导致经济损失惨重。2020年,我国多地出现暴雨,江河堤防面临严峻考验。梅雨区五大淡水湖相继告急,巢湖状况最为紧急,防汛工作进入特别状态。

枯梅

与雨水多的丰梅年份不同,江淮流域也时有降水量少的枯梅年份出现,如1958年(135毫米)、2009年(139毫米)、1978年(152毫米)、2005年(179毫米)、1985年(187毫米)和1963年(194毫米)。

历史上的枯梅年份在部分区域往往出现空梅现象,与盛夏高温气候效应叠加,极易出现伏旱。在有些年份,江淮流域还会出现旱涝急转或涝旱反转现象。

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20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发生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当年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暴雨,连续4轮强降水使旱涝完成快速、剧烈转换,这种现象实属罕见。

《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

2017年颁布的《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规定了梅雨发生、间断、结束以及梅雨期强度等的定义、指标及其计算方法,适用于梅雨监测、预报预测、评估及服务等。

该标准得到推广应用,经过5年多的实践,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主汛期气象服务的重要法宝,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积极作用。今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该标准的严谨性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气候变化与季风年代际变化等的影响,梅雨出现了诸多新特点,但业界一致认为标准不需要特别补充与修订,可以继续沿用5年。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