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汛期、暑期、旅游高峰期的“三期叠加”,各类旅游活动的安全风险明显上升。暑期天气复杂多变,高温、暴雨、雷电、台风等都会带来安全隐患。为此,本版特策划暑期出游避险指南,希望能成为您在欣赏壮丽景色时、领略文旅魅力时、探访“网红”景点时的安全出游随身宝典,愿您暑期出游之旅精彩纷呈,平安顺遂。
专家顾问:
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 黄威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 陈青昊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朱月琴
中国气象局医院中医科医生 李媛
“暑期+汛期”,“看天”来出行
暑期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也恰逢我国的主汛期,公众出行要特别注意防范暴雨、高温等天气引发的安全风险。那么,未来十天我国天气有何特点?公众在旅游出行时需注意哪些?
黄威表示,未来十天,我国主要降雨区位于东北、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西南等地区,过程性降雨为主,局地雨强大;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陕西、甘肃、京津冀、内蒙古及四川盆地西部、云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与此同时,未来十天,黄淮南部、江淮、江汉东部、江南、华南东部以及四川盆地东部、新疆盆地地区、内蒙古西部等地,将迎来4—8天日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可达35~39℃,长江中下游、新疆盆地等地局部地区可达40~43℃。8月11日后,南方地区高温将有所减弱。
黄威建议,公众出行前,应及时关注行程沿线及目的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特别是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外出或进行户外活动。在上述气象部门发布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北方、西南等地域,出行人员应及时调整行程,避开山区、河谷等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的地段。前往南方游玩的公众,则需重视高温防护,做好防晒和补水工作,备好防暑药品,并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减少高温时段暴露在户外的时间。
黄威表示,无论身处何地,公众出行前都应关注中长期天气预报,做好行程规划,并实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各类预警信息,包括强对流天气预警、暴雨预警、高温预警,以及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风险预警,确保旅途平安顺畅。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将安全放在首位,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美好的回忆。(罗澜)
图为游客在徒步登山 图片来源:千库网
户外游如何提前做好安全防范?
如今,登山、露营等户外游成为许多家庭、“驴友”放松的选择。然而,户外游玩有风险,在放松身心、奔赴美景的同时,做好防范也很重要。
以登山为例,作为一项耗氧量较大、比较剧烈的运动方式,自然环境的恶劣、个人操作上的失误,都会造成意外。在登山时,要结伴同行,前往旅游开发完善、基本安全有保障的地区;如果迷路,应折回原路,或寻找避难处所静待救援。
天气条件是影响户外登山活动的重要因素。陈青昊强调,大雨会导致地面湿滑,高海拔地区可能出现降雪,都会增加登山中滑跌甚至掉落摔伤的风险。“如果降雨同时伴有大风,风险程度会更大,甚至会增加失温的可能性。”同时,降雨有可能导致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登山活动来说都有较大风险。此外,山地的浓雾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增加迷路风险。
山地海拔相对较高,紫外线强度高于低海拔地区,前往游玩更要注意防晒伤、防中暑。公众在户外时应尽量在阴凉处活动,提前备好遮阳帽、防晒伞等,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涂抹防晒产品时,要注意防晒产品的使用标准是每平方厘米2毫克,涂够量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晒效果。”此外,针对出游防晒,公众还可以关注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开发的紫外线预报小程序,获取基于用户当前位置的今明两天紫外线强度预报结果、防护建议和防晒科普知识等。
暑期也是被各种蚊虫咬伤的高发季。李媛介绍,在户外或野外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驱蚊产品,预防蚊虫叮咬。避免在户外积水处、花草树木繁茂处长时间逗留。如果出现发烧、皮疹、出血点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等信息。(张宏伟)
景点游如何避免潜在风险?
近日,受台风“派比安”和“格美”影响,我国华南南部等地出现较强降水,台风带来的强风雨天气给旅游出行带来风险。
图为游客在海边玩水踏浪 图片来源:千库网
当前正值暑期,日照绵长的海岸线、柔软细腻的沙滩,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此时,乘船出海、沙滩嬉戏,其中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陈青昊提示,如在旅途中遭遇台风,应遵循当地政府或相关机构的预警和引导,及时调整或中止出行计划;若遇到强风雨突然停止,甚至出现阳光时,不要轻易认为台风影响已经结束,贸然前往户外、海边等地。“这种情况往往是所在地区已经进入台风眼,狂风暴雨将很快再次到来。”他强调,出游时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应急管理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切勿冒险在强风、暴雨等气象条件较差的天气出海或前往雷暴区域活动。
一些游客为了“打卡”小众的景点,贸然进入野生水域。朱月琴表示,这种“野生景点”未知隐患较多,如水温、水质、水深、流速、漩涡,水下植物、野生动物等。一旦发生自然灾害,短时间内无法做到人员疏散和撤离,极易造成伤亡事故。因此,切勿深入未经开发的“野生景点”。此外,汛期水情复杂、极端天气多发,加之野外水域缺乏安全管理,无安全警示标语、救生设备或紧急救援服务,一旦山洪暴发、洪水快速倾泻,在巨大的冲击力下,河道中的人很容易被冲走;落水后还可能会被水草缠住脚或陷入淤泥中,发生意外。“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在此类区域逗留。旅行前应了解基本的应急技能和目的地的救援联系方式,如遇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自救互救措施。”朱月琴说。
在享受大海的清凉的同时,高温中暑也是威胁人体健康的一大因素。高温会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脑血流量减少,脑供氧不足,人容易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中暑症状。尤其在海边,人们会“轻视”海上的阳光,有时虽然身体感觉凉爽,但露出水面的皮肤已经被阳光灼伤。
李媛表示,高温天气下出行,预防中暑要“三做好”,即做好防晒、做好水分补充、做好药物准备。“如已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毛巾包裹冰袋在腋下、腹股沟处冷敷,少量多次补充水或淡盐水,必要时应及时送诊。”(王畅)
山区游如何安享夏日清凉?
7月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观音沟自然风景区突降暴雨,引发局部山洪,导致部分路面被冲断,车辆和人员无法通行,17名游客被困。历经2个多小时搜救,被困游客全部被安全救出,无人员伤亡。
恶劣天气是造成山区游出现人员伤亡的原因之一。夏季酷暑难耐,各地不断推出新玩法、新业态,以满足游客的多元消费需求。其中,不少游客选择深入大自然、到山区避暑消夏。那么,如何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享受夏日清凉?
外出游玩,安全第一。陈青昊介绍,暑期去山区游玩前,除了备好相应装备外,还应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和预报信息,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应尽量避免在出现强降水、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出行。”他表示。
山区游玩一般体力消耗相对较大,加上暑期气温较高,一些山地植被丰富、水系众多,增加了湿度,也会造成体感温度更高,人体出汗增多。除备好饮用水和食物外,还应配备相应药物,并了解目的地的补给状况,避免发生中暑等意外情况。
在山区游玩时突遇强对流天气,或遭遇雷击、山洪地质等灾害时,应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首先应避免到危险或未开发的区域冒险游玩。”陈青昊补充,在景区遇到危险天气时,应中止原有的出游计划,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前往安全场所。遇到较强降水天气,最好不要攀登山体,避免滑倒、摔伤;遇雷电活动时,要迅速离开高处或空旷地带,切勿在大树附近停留,关闭手机,穿雨衣避雨,不要打伞,并尽快前往安全的室内或其他场所躲避。
为防范山洪,前往山区时,应尽量避免在未开发区域的溪流、河道长时间逗留。陈青昊补充,在景区中也应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当水流出现异常变化,如突然开始加大、变混浊,或听到异常声响,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应迅速向两侧高处转移。如遇险情,应迅速寻求专业救助。
除了恶劣天气,暑期在山区游玩,还需防范一些潜在危险。陈青昊建议,游玩时要遵守景区的规定和安全准则。不随意离开指定路线,不攀爬危险的地方。在复杂地形中行进时,要集中注意力;观景拍照时要停下脚步,注意周围环境。此外,山区大多植被丰富,不要随意攀折不熟悉的植物,更不要随意采摘品尝,以免过敏或中毒。(赵宁)
“网红”游如何开心又安全?
随着暑期到来,热气球、漂流、野外攀岩、“网红”吊桥、水上乐园等“网红”游乐项目持续升温,成为众多游客的热门选择。然而,这些看似刺激有趣的游乐项目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近日,“野外攀岩中暑跌落”“高空蹦极项目游客倒挂滞留半空”“网红水上浮桥车辆坠河”等安全事故频发,敲响了安全警钟。那么,如何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呢?
朱月琴表示,在选择“网红”游乐项目时,游客应充分了解项目的风险等级和安全要求。对于高空、水上等高风险项目,务必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安全措施完善的正规场所。同时,认真阅读项目安全提示,确保自己符合参与条件,避免因身体条件、年龄等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图为游客在进行攀岩活动 图片来源:千库网
在参与高空、攀岩等需要佩戴安全装备的项目时,应严格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头盔等防护装备,提前检查装备是否完好无损,避免在关键时刻出现脱落等意外情况。
同时,热气球、漂流等“网红”项目对天气条件要求高,游客要时刻关注天气形势。在参与游乐项目时,更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例如,在漂流过程中不要随意脱离船只或跳水;在攀岩时要保持稳定的姿势和节奏;在网红吊桥上不要剧烈摇晃或跳跃等。(林禹彤)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