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在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下,江南等地出现持续性高温。8月2日凌晨,上海徐家汇站最低气温32.1℃。多地不仅白天高温炙烤,夜间也如同焖蒸桑拿,热得令人难熬。“夜晚没有太阳为什么还会有热浪”“这热浪从何而来”“夜间高温有何危害”……
我国气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为高温的标准,高温热浪通常指持续多日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夜间热浪即夜间温度持续偏高,虽然出现在夜间,但“破坏值”不容忽视。
夜晚没有太阳为什么还会有热浪?
首先,白天高温“遗留”会导致夜间高温。一方面,白天在大气边界层内积累的热量可以保存至夜间,导致白天高温持续至夜间。另一方面,白天累积的能量在夜间开始慢慢释放,也会造成夜间高温。
其次,城市化会加剧夜间高温。一是城市化导致蒸发量减少和风力减弱,加剧了热岛效应,夜间城市内部持续高温的时间会更长,温度下降缓慢。二是城市黝黑道路比农村的绿色植物反照率更低,增加了白天的热量储存,并加大了夜间的长波热量释放。总的来说,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化对夜间热浪的影响不同。城市发展进程加快,下垫面铺路增加从而导致不透水地表面积加大,地表蒸发减少但吸热增多,最终导致夜间城市热起来。
夜间热浪有何危害?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人们热醒的次数正变得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智能手表的数十亿次睡眠监测数据后发现,气候变化导致的高温与人类睡眠时间大幅减少有关,夜间温度升高会使每人每年平均减少44小时的睡眠时间。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约减少了14分钟;哪怕夜晚气温只是超过了25℃,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可能性也有所增加。尤其对老年人和女性而言,夜间热浪造成的睡眠损失更大。研究人员预测,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到2099年,炎热的夜晚可能会使每人每年少睡50至58小时。
事实上,夜晚气温虽然没有白天高,但对人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仍不容忽视。夜间温度升高会降低人们的降温能力,阻止人体从白天的高温暴露中恢复,从而增加中暑、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风险。发表于《柳叶刀—星球健康》的国际合作研究指出,预计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引发的夜间高温,将使全球死亡率增加60%。
研究团队称,到2090年,在东亚的28个城市,“热夜”事件的平均强度将翻一番,夜间温度将从20.4℃增加至39.7℃。过高的温度破坏了人正常睡眠模式,从而增加疾病负担。夜间的热环境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睡眠,而睡眠不足则会导致人类免疫系统、精神健康受损,并加大患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炎症等风险。
如何应对“夜间热浪”?
遇到高温天气时,可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提前拉上遮光窗帘,使室内升温慢下来。
不过,在日夜兼热的情况下,更要注意避免终日待在空调房导致缺氧引起头疼等“空调病”。饮食上以清淡为主,睡前避免食用高油食物,因为消化食物的过程也会引起体温升高。
长远来看,在城市规划中,对铺路和建筑材料的选取、房屋颜色的选择、楼栋间的间隔和通风等应有相应的考虑;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夜间热浪的关注,让公众对这个“天气刺客”有所认识和防范。
而要从根本上减少夜间热浪的发生,还需全球共同采取减排措施,减缓气候变暖。
(作者:张琳皓 张娟 责任编辑:曹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