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视点

雨到底偏爱哪里?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3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

气象部门微博曾和网友互动问:雨最爱的地方是哪里?

本来以为是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回复却让人大开眼界。各地网友特别是南方朋友纷纷热情认领自家附近才是雨最偏爱的地方,有人说是“局地”,还有人调侃“最后定了地方告诉我一声,我让气象学弟学妹别去那儿,免得经常熬夜”。

所以这个问题,竟然真的是个问题。

本期科普看台通过近30 年气象数据,来尝试答一答这个问题。

专家: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室正研级高工 刘芸芸

云南省气象局正研级高工、服务首席 郭荣芬

贵州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乔琪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决策服务首席 何洁琳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首席 余燕群


看总量

华南,靠海靠风还有“靠山”

如果用一年下多少雨的标准来看,我国大陆雨水最丰沛的地方是华南。

通常,判断一个地方雨多还是雨少,最直观的指标是看降水量。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91年至2020年我国大陆各地平均年累计降水量Top50榜单来看,华南地区就占据三十个席位,甚至包揽前五。

给华南“打榜”的不是别的,正是掌握呼风唤雨大权的季风。一般主导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汽,而对于我国而言,输送水汽的主力正是夏季风。

如果将榜单上的散点在地图上一一标注并勾勒出降水量分布图,就会发现华南地区恰似被季风吹皱的“一池春水”——等值线荡开的“波纹”所指之处正是东亚夏季风的行进方向,当然少数“涟漪”也有印度夏季风的贡献。

为什么在我国降雨版图上,东亚夏季风刻下的“印痕”比印度夏季风更加深刻?当然是因为前者的“爱”更加深沉——它几乎毫无保留地把在南海和西太平洋上囤积的水汽贡献给了第一片接触的陆地,也就是华南地区;而印度夏季风在抵达中国大陆之前还要先紧着中南半岛。

有了水汽资源的“倾斜”还不够,华南能在降雨量榜单上“一骑绝尘”,归根结底还在于它有一张“峭拔挺秀”的脸,活脱脱长在了降雨的“审美”上——多丘陵,有山地,且恰好分布于水汽输送的正面方向上。

稳居我国大陆降水量榜单首座的广西东兴正是典型。东兴位于广西沿海海湾收口地带,北面背靠十万大山,在冬、春、夏季易受西风气流和偏南气流交汇影响,夏秋季节又往往被东亚和印度夏季风及台风拢于羽翼之下。当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乘着水平移动的暖湿气流前进,遇山脉阻挡,被迫向上爬升,从而在迎风坡上成云致雨。而这片“迎风坡”上除了东兴,广西还有防城、防城港也跻身榜单前五。

但有了山,也意味着有了“差距”:有时候,迎风背风往往分隔开两片天地,如海南琼中,属迎风坡地形,全年都可以受到季风影响,近三十年来平均年降水量超过2300毫米,而与之直线距离不足150公里但处于背风坡的东方,平均年降水量不到琼中的一半。有时候,地形落差又往往决定了“同天不同命”,如海南与广东同样接受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丰沛的水汽馈赠,但依然差距很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海南山脉海拔多数在500米至800米之间,实际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水汽抬升作用不如后者充分,难以催生出能量爆裂的强降雨。

也恰是得益于山,让一些本来不那么有竞争力的区域得以有一争之力,进入大陆年平均降水量榜单前50名的地区最北只到安徽,而安徽入选的两个站点一个在黄山,一个在九华山,地形作用不言自明。但有意思的是,榜单中没有一个来自北方地区的“选手”,直到我们扩大搜索范围,终于在842名上找到了一个陕西镇巴,而这里位于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也是一个迎风坡。

所以,靠风、靠海,是雨多的“入场券”;靠山,则是脱颖而出的“敲门砖”。

看雨(雪)日

云贵川“雄起”,地形太重要了

除了算雨量,有人觉得雨(雪)日多也算雨多的一种标准。一年下200多天雨,毕竟我国真有不少这样的地方。

那么,什么是雨(雪)日?天上掉了几个雨点,或者飘几片雪花,地皮不湿,像这样的情况,气象部门只记为“微量”,不算雨日。按照专业的气象标准,凡日雨量达到或超过0.1毫米(即≥0.1毫米)才算雨日。

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统计,平均一年中我国大陆降雨(雪)日数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长达239.6天;第二是四川天全226.8天,第三是云南威信217.8天,14个地方年雨日超过200天,连第50名的贵州绥阳也有183.8天。在年雨(雪)日前50名的地方,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的日子都在下雨(雪)。究其原因,这些地方水汽充沛,并与地形有关。

峨眉山为何能独占鳌头?这与它独特的位置有关。峨眉山处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在峨眉平原的西南尽头陡然屹立,坐西向东,南北走向,面对三江平原,在城区西南角形成一道高大的天然屏障,直面海洋暖湿气流的长驱直入,加之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降水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影响,造成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大陆年雨(雪)日前列中,大多出自云、贵、川。西南地区雨(雪)日为何如此之多?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同时受到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双重影响,水汽充足,且地势总体较高,地势复杂,受地形抬升影响,导致降水偏多。如果将西南地区降雨日多的地方在地图上用笔连起来,可发现,它们或在一条线上,或成片。

天全、雅安、名山、芦山、荥经皆属于有“天漏”之称的四川省雅安市。由于雅安处于山岭喇叭口的向风面,背靠青藏高原的冷高压,面向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因此,冷暖气流交汇的时间多,造成云量多,加上山区谷地水汽不易散发,因而相对湿度大、日照少,导致降雨日数和降雨量较多。

云南降雨日数非常多,但干旱也相生相伴。这是因为云南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在季节和地域分布上极不均匀,干湿季节分明。湿季(雨季)为5月至10月,受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共同影响,为这里带来充沛的暖湿水汽,因此云雨天气多,集中了85%的降水量;干季(旱季)为11月至次年4月,受干暖偏西气流控制,晴暖少雨,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5%。全省降水的地域分布差异大,最多的地方年降水量可达2200毫米至2700毫米,最少的仅有584毫米。

在我国大陆,雨(雪)日前50名都被南方占据,无一来自北方,这与我国降水分布情况一致。但东北的长白山区及大、小兴安岭年雨(雪)日都在100天以上。其中,长白山年雨(雪)日达142天,其地形有利于降水,但与西南地区相比,其水汽条件要差一些。

看雨强

华南依旧势头足 极端事件“神出鬼没”

根据中国气象标准,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根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对我国大陆平均一年中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日数的前50名排序,广西、广东依然霸榜。广西东兴年暴雨日数达14.9天,附近的广西防城为14.6天,广东海丰以14.1天位列第三。三地年暴雨日数都在14天以上,列入我国大陆前三甲,可谓实至名归。

其实,作为暴雨多发国家,我国各省份均出现过暴雨过程,但总体而言,暴雨日数的地域分布呈现明显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侧多、背风坡侧少的特征。位于沿海的东兴、防城、海丰以及阳江、汕尾和江淮流域的一些地区年暴雨日数超过10天,它们大多具备了上述特征,究其原因,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使然。

除此之外,各地也有自身独特之处,由此才能彰显出“与众不同”。

比如,东兴的暴雨除了受地形影响外,还受季风影响。据统计,东兴全年均有暴雨过程发生,其中,5月到9月为暴雨多发期,7月暴雨日数最多。当地降水特征是强度大,短时间内即可达到暴雨量级,而且在几天之内,暴雨可以“连续作战”,坚持不“打烊”。

除了广东、广西,海南的万宁、琼中、琼海等三地暴雨也比较猛烈。其中,作为海南岛的暴雨中心之一,万宁年暴雨日数达10.9天,具有年降水多、强度大、雨量集中等特点,独特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大概率是万宁暴雨多发的原因之一。

暴雨的“出没”,即意味着可能出现极值事件。比如,上述几个榜上有名的地区,多有暴雨极值出现,但没有上榜的地区,也并不代表没有出现过暴雨极值事件。

从远处追,有气象记录以来,东兴持续暴雨日数最多的过程发生在1994年7月14日至21日,连续8天暴雨,累计降水量1156.6毫米。东兴的那次暴雨和同时期广西多地的暴雨是广西历史上严重的流域性暴雨洪涝过程之一。

往近处说,前不久的“7·20”河南暴雨,7月20日至21日,郑州、新乡、开封、周口、焦作等多地出现暴雨过程,十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这次暴雨过程导致郑州等多地受灾严重。(来源:中国气象报2021-08-06四版 作者: 卢健 叶奕宏 张明禄 宛霞 赵晓妮 李慧 黄姿娜 杨春竹朱颖 张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