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视点

聚焦亚洲预警能力
提升亚太地区应急管理区域预警系统经济风险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7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

编者按: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面对多发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能力成为防灾减灾的关键。这也是近日举办的2021年亚洲区域灾害风险管理论坛暨亚洲区域灾害预警能力提升研讨会主旨所在,今年的主题为“完善亚洲区域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合作体系,推动‘一带一路’灾害风险防御和预警信息共享”。相关专家从管理体制、技术创新等角度探讨了各国亟须提升的能力。


【中国探索】着重提升“四个核心能力”

本期嘉宾: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运控室正高级工程师 曹之玉

核心观点:

持续推进预警发布系统建设、着重提升预警发布核心能力对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长期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世界上受其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运控室正高级工程师曹之玉表示,我国将持续推进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以下简称“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建设,并着重提升预警发布核心能力。

2015年,我国成立各级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了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形成了国省市县“一纵四横”的集约化预警信息发布体系。目前,外交、公安、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水利、气象等19个行业利用国家预警发布系统发布本部门预警和提示类信息,直通各级应急责任人近120万,送达气象信息员60多万,预警信息正确率达到99.99%。公众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短信、新媒体、公众终端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对公众覆盖率达到92.7%,时效达到3分钟到8分钟。

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下一步将依托国家预警发布系统能力提升工程,着重提升预警发布的“四个核心能力”,即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综合管理能力,加强预警发布策略研究,变预警信息“大水漫灌”为“精细滴灌”;提升精准及时的发布和传播能力,利用5G及AI技术,加快预警的传播速度;提升系统安全稳定的支撑能力,以气象业务大数据云平台为支撑,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信息安全;提升基层(县以下)延伸应用能力,以“开放平台+微服务”的创新思路,解决省市县个性化需求,为基层减轻负担。

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预警系统,各国预警发布系统的建设及效益使世界气象组织(WMO)对预警系统建设高度关注。2017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依托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的工作平台,与香港天文台联合牵头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GMAS-A)试点项目实施,依托香港天文台运行的世界天气信息服务和恶劣天气信息中心,采用通用警报协议,将亚洲区域内成员发布的预警信息以标准化的形式、用英语和当地语言在同一平台展现。目前GMAS-A建设进展良好,泰国也加入GMAS-A成为项目组成员,共同推进建设。

中国气象部门着力组织和推进GMAS-A的建设与应用,构建全球多灾种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促进系统为“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为全球气象防灾减灾共同体服务。目前,该系统已经实现了中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阿富汗、印度、科威特、蒙古、缅甸、阿曼、俄罗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系统对接,可在线实时发布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用警报协议(CAP)预警。  (作者:杨叶)

【面对系统性风险】提前部署比“亡羊补牢”更有用

本期嘉宾: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评审专家 津塔·佐默斯

核心观点:

应对气候变化,强化灾害风险管理,加强备灾响应,事先采取行动。

全球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面临着因气候变化而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全球平均地面气温(GMST)上升会加剧荒漠化(水荒)、土地退化(土壤侵蚀、植被损失、野火、多年冻土融化)和粮食安全隐患(作物产量和粮食供应不稳定)等各类问题。如果GMST 升温1.5℃左右,干旱地区缺水、火灾损失、永久冻土退化、热带作物产量下降和粮食系统不稳定的风险均有所增加。

相关信息显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对农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电网等能源设施的不利影响将愈发突出,诱发或加剧水、粮食、生态、能源等系统性风险问题。

应对自然灾害风险时,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减少其危害,还需进一步努力降低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防止形成新的灾害风险。

《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提出了关于如何大幅度减少灾害风险的框架,其中包括4个优先行动领域,即提高对灾害风险的认识;加强灾害风险治理与管理;加强投资减少灾害风险,提高抗灾能力;加强备灾以作出有效响应,并在恢复重建中让灾区“重建得更好”。此框架最重要的转变是强调灾害风险管理而非灾害管理。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的行动之一是建立高效且符合国情的区域多灾种预警机制,到2030年大幅度增加人民获得和利用多灾种预警系统以及灾害风险信息和评估结果的几率。针对这些目标,已取得一些进展,有些还在规划中。

我们还需做好适应气候变化、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各项工作,提前做出更多响应。研究也表明事先采取行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预先部署灾害来临前发放补助、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向受灾地区提供粮食等事宜,比传统的事后行动有效得多。

津塔所在团队曾在尼泊尔洪涝来临前开展调研,并协调农业、粮食、住房、教育等领域共同采取行动,在危机前以及在灾害过程中发挥风险预警的作用。2020年,孟加拉国240万人受到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的影响,但早期预警行动发挥了作用,救援金在官方预警发出后4小时内发放。蒙古国也开展了此试点项目。

如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带来损失,金融机构也投入了更多资源来探索气候变化下的商业模式,气候因素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在项目的评级决策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带来的风险可分为直接的自然灾害风险和间接的过渡性影响。直接风险包括干旱、热浪、洪涝等致灾风险,过渡性影响则是监管改革、政策变化、搁浅资产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因素。亚投行的会员国相比于其他地区更具脆弱性,更易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

自然灾害风险分散在各行业中,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公司基础设施的位置,如沿海洪水给能源业和食品零售业带来很大威胁。而过渡性影响更加复杂,如未来为达到碳排放目标,可能需要大幅度削减碳密集型行业;当前消费者对碳足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投资可能会因为被淘汰而搁浅,保险部门将面临更高的索赔;遭受冲击地区的银行贷款可能会受到限制。   (作者: 刘倩)

以“适应”和“韧性转型”为出路

本期嘉宾: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减灾处处长 桑杰·斯里瓦

核心观点:

“适应”和“韧性转型”成为亚太地区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一条新出路,同时离不开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共同发力。

确定工作重点、加大技术探索力度、积极开展合作机制建设是下一步多灾种预警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2012年亚太灾害报告》中曾提到,亚太地区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是非洲的4倍,是北美或欧洲的16倍。据测算,气候灾害风险每增加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就会增加0.3%,受教育率会降低0.26%,其中40%的灾害影响到教育、健康等多个社会部门的运行。近年来,气候灾害风险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应对速度,各国在应对自然灾害、生物灾害、新冠疫情等级联问题中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仅源于本地区固有的自然、生物和环境灾害,还与社会经济脆弱性以及快速发展的城市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适应”和“韧性转型”成为亚太地区的一条新出路。

要想走好这条路,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呼吁,将50%的气候资金用于提升抵御能力和适应全球变暖。同时,政策支持是推动前行的制度保障,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即具有抵御能力的基础设施(包括关键基础设施)、与水相关的基础设施、综合多灾种预警系统、旱地农业和红树林等沿海生态系统。其中,全球多灾种预警系统(GMAS)在应对挑战、缩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差距、推进气候变化适应和复原力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该系统的应用——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GMAS-A)出色预警了多种灾害,成功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

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依托,下一步发展要有所侧重——注重亚太地区发生的重要灾害,如洪涝、干旱、热带气旋等常见灾害,以及热浪、疾病等因气候变化而产生的新型灾害。同时,加大重大灾害风险防控及综合防灾减灾技术探索力度,把技术进步作为实现目标的工具。利用现有的信息、数据等资源,大力发展5G、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数据分析等技术,寻找多灾种预警系统的更多可能性。

积极开展灾害防治和预警信息共享与国际合作机制建设。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将加强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全球多灾种预警系统在各个国家的落地实施,实现共同目标;加强与中国气象局的合作,利用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和亚太台风研究中心提升成员的灾害预警能力;借助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等优质平台,集成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推动项目发展,更好地为气候敏感行业服务。(作者: 吴卉

全力调动技术与人的力量

本期嘉宾:亚洲减灾中心高级研究员杰拉尔德·波图坦

核心观点:

实施防御措施标准化管理,提升实时观测、卫星监测能力,联合社会力量进行灾害防御和灾后恢复。

从亚洲各国经验分享中可见,应急管理方面的工作应该得到重视。首先在标准化方面,需要将防御措施标准化,这体现在结构、测量方法、设备的标准化,将数据、标识、语言等对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 标准;同时,工作方法尽量简化,让数据交流分享更加简便。以印度尼西亚等地频发的泥石流、滑坡灾害为例,当地研发了针对灾害的早期预警系统,印度尼西亚减灾管理机构制定了设备管理标准,可解决运营、更新等问题,利用这一标准化平台实现更加平稳的沟通协调。

其次,实时观测监测能力需要提升。以日本北部地区为例,十年前,当地遭受了重大的海啸灾害,当时监测站不多,难以有效发布早期预警。如今经过改进,最新的预警方法得以应用,能够以人工智能的方法预报海啸灾害,推动搭建业务和经验交流平台。

再次,加强基于卫星的观测。以使用卫星对阿富汗、印度等地冰川湖泊灾害观测为例,在实际观测中,可以识别并确定相关地区与风险点的距离,提前获知潜在风险。例如使用卫星对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HKH)25000个冰川湖进行监测,发现有潜在危险的冰川湖泊大部分位于尼泊尔地区,并识别出主要原因和影响。卫星观测可以记录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对灾害事件进行归因。

最后,建立社区主导的灾害应对和恢复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御和重建行动。以泰国洪涝灾害防御为例,基于社区行动对脆弱性地区采取有效防御措施,护佑易遭受洪水地区的人群。以菲律宾应对超强台风“海燕”为例,在超强台风过后,通过了解人们对灾后重建的响应来确定用哪些方法恢复,使人民的经验得到实际应用。从当地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专家的角度,有利于调动当地社区力量,了解人们的关注点和需求,降低成本,更好地对灾害防御进行响应和协调工作。

当前,亚洲减灾中心在部分会员国建立了早期预警系统项目,利用手机信号来识别不同用户的动向,对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当人们进入灾害区域或所在区域遭受灾害影响时,可以及时对其进行预警和救援。未来亚洲减灾中心将加强与会员国、相关组织合作,共同实施预警防御项目。(作者: 吴彤

回到预警“第一公里”

本期嘉宾: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多灾种预警系统(GMAS)专家组成员 雷纳·卡尔滕伯格

核心观点:

区域预警平台应以简单易懂、多语言向公众和用户提供、汇总和展示成员国的预警信息。

区域社区建设非常重要,应建立伙伴关系加强合作,提高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服务水平。

早期预警是减少气象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可防止生命损失并减少危险事件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早期预警系统需要主动覆盖风险人群和社区,促进对公众的风险意识教育,高效分发各类信息,并确保备灾常态化以及能提早采取行动。

欧洲水文气象警报区域平台(Meteoalarm)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六区协(欧洲)国家气象水文部门(NMHS)开发的综合区域预警平台。雷纳·卡尔滕伯格表示,该平台在欧洲范围内整合了各国官方公共气象服务网站中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信息,提供实时预报预警以及天气信息等,从而帮助用户有效应对天气灾害。目前,该平台已面向33个欧洲国家,以17种不同语言提供天气预报信息,被世界气象组织、世界银行视为最佳实践。

尽管天气预报准确率越来越高,欧洲一些国家依然缺少足够的力量来提供此项服务。“真正的问题存在于预警系统,如何让用户第一时间清晰地了解潜在灾害风险并做出应对,是我们的主要发展方向。”雷纳·卡尔滕伯格表示,“所以区域预警平台应以简单易懂、多语言的方式向公众和用户提供、汇总和展示预警信息。”

Meteoalarm采取“信息金字塔理念”,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首位,利用绿、黄、橙、红四个不同风险级别的颜色编码以及简单气象灾害图形标识明确地展示潜在危险和应对行动建议,避免使用术语,打破沟通障碍,使每个人都可以立即了解天气信息,无论涉及哪个国家、使用何种语言。

另外,使用Meteoalarm的国家在发展预警理念时,应重视区域社区建设中的技术和理论探索。当发生跨境高影响天气事件时,NMHS可以基于Meteoalarm回顾并分析历史情况的影响,与其他相关机构协调并加强跨境合作。

雷纳·卡尔滕伯格强调,需要在预警过程的“第一公里”采取更多的集体协调行动,同时需要更多的社区参与并开展教育培训,以确保预警到达“最后一公里”。如利用通用警报协议(CAP)通用数据格式的发展,促进天气预报预警以综合、无缝隙的方式传送至风险人群手中,以此拯救生命、减少损失。先从简单入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升级,让气象预警服务成为减少灾害风险的核心部分,使所有国家地区都能够从中受益。(作者: 王婉

复杂风险需要评估

本期嘉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高级风险官奥利弗·博纳戈

核心观点:

ESG评价将通过经济增长率、财政支出和外部借款影响国家主权信用等级。些对石油、交通运输依赖度高的国家过渡性风险则更大。

GCAM模型(Global Change Assessment Model)又称“全球变化评估模型”,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排放情景特别报告》所采纳的综合模型之一,代表了五个系统的表现:能源、水、农业和土地利用、经济与气候,能够帮助亚投行全面评估分析会员国遇到的风险,并提供对应的帮助和服务。

此外,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评估和投资分析还需要参考ESG分析,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 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ESG评价将通过三个方面影响主权信用等级,首先是较低的经济增长率,设施设备损坏导致生产中断,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导致生产率下降,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经济体增长潜力减弱等;其次是更多的财政支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重建和缓解费用增多,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金和卫生系统支出增加等;最后是更高的外部借款,如制造业产品出口和旅游业带来的外汇收入减少,以及由于人口老龄化,对碳氢化合物出口的需求减弱,可用于投资的国民储蓄减少等。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某个地区或国家,而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在亚洲地区会产生多倍放大效应,未来对于信用风险的驱动因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且要通过全球的合作去研究并应对这些挑战。(作者: 罗澜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1-12-16 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