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视点

早预警+碳减排:降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专家顾问: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教授 黄存瑞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 蔡闻佳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 王琼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路径对人群健康产生广泛而复杂的影响。

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气候变化的健康影响面前独善其身。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我国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正在快速增加,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威胁亦尤为突出。

△气候变化可通过多种复杂路径直接或间接对人群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 建立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是应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重要措施。

△ 碳中和愿景下的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措施,将大幅提升我国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广泛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可通过多种复杂路径直接或间接对人群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甚至导致急性伤害或过早死亡。

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不断增加。研究表明,气温与死亡率呈U形关系,极端气温会导致人群死亡率增加。其中,高温和低温均会增加人群过早死亡风险,造成人群期望寿命缩短。基于多个城市人群死亡数据的研究显示,热浪和寒潮分别导致人群死亡率增加7%和27%,且健康效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如北方地区因热浪导致的死亡风险更高,而南方地区受寒潮影响更大。其中,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户外工作者以及低收入人群是易受极端温度影响的脆弱人群。

我国1951年到2019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约0.24℃,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相较于最适宜温度,气温每升高或降低1℃,我国人群的死亡风险增加2%到4%。这其中,高温造成的健康效应是相对急性的,低温效应的持续时间则较长,造成的死亡人数也更多。

不仅仅是极端气温,洪涝、干旱、台风、野火等极端天气事件也会增加人群死亡风险。一项国际研究显示,全球每年因野火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约为33.9万。

未来,气候变化还可能进一步加重人群的死亡负担。有预估研究表明,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1世纪末,我国与气温相关的超额死亡率将比2010年代增加1.5个百分点;而在低排放情景下,超额死亡率变化不大。当前备受关注的城市化和老龄化问题也将在未来加剧热相关死亡风险。当然,如果采取强有力的适应措施,则可以部分抵消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不利影响。

此外,在对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方面,气候变化可通过影响媒介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滋生环境,改变传染病流行模式,增加传染病发生风险。而对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方面,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也会加重脆弱人群的疾病负担。一项基于我国18个城市气温与医院急诊的关联研究显示,温度每升高1℃,呼吸、循环系统等方面的慢性疾病急诊人数增加1.07%。另一项全国性的研究显示,短期气温骤变会使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率增加0.44个百分点。

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迫在眉睫

鉴于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不利影响,如何应对成为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待解难题,有关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应对的措施与行动受到广泛关注。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卫生工作框架,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以及食品、水、农业、能源等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气候变化造成的健康风险。该框架还阐述了如何将提升气候恢复力的多个要素整合到现有卫生系统功能模块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全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干预措施。

我国在开展脆弱性评估、建立早期预警和制定适应规划等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其中,脆弱性反映区域人群健康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倾向性,是反映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指数。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健康风险的脆弱性评估,发现受气候变化威胁的脆弱区域或人群,揭示影响脆弱性的因子,对公共卫生部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开展了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估研究。有学者提出针对高温热浪的人群健康脆弱性评估因子,研究发现我国具有高脆弱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中大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和华北少部分地区,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在识别高温暴露的脆弱人群方面,大量研究发现,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者、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更易受到影响。

而在早期预警方面,大量的事实证明,建立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早期预警系统,是应对气候变化健康影响的重要措施。

上海在2001年建立首个热浪与健康监测预警系统,国家疾控中心选择在南京、深圳、重庆、哈尔滨等不同纬度地区,以社区为基础,建立高温健康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涉及老年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中暑等健康风险。

早期预警系统中涵盖了天气预报和极端天气识别、确定具体风险触发阈值、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风险沟通和行动建议等内容。同时,监测目前天气预报预测超出阈值的温度事件,当预测到可能造成人群健康风险的高温热浪时,提前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以减轻高温热浪可能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

从2015年开始,WHO敦促各国卫生与健康部门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划,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完成此项工作。自2007年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来,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适应政策,但较少涉及人群健康领域。伴随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电力、能源、交通、通信等部门制定了行动方案。有学者认为,我国在制定相应的气候行动时,应将人群健康作为重点考虑内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实现“双碳”目标健康协同效益意义深远

《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选择一个促进健康的碳中和路径,可以实现气候和健康的双赢未来。

在2021年4月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我国首次承诺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并逐步减少。这一承诺令人鼓舞,因为淘汰煤炭以及其他加速碳减排的措施,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物,从而实现即时的健康协同效益,还可以限制未来的温升幅度,实现长期的健康协同效益。

碳减排的健康协同效益,是指实施低碳转型措施带来的人群健康改善,这种改善往往源于低碳转型过程中环境质量的改善,如气候变化减缓,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减少以及绿地增加等。研究显示,“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产业和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调整、低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及碳汇的增加,这些都会产生健康协同效益。

众所周知,减碳措施及其效益对经济的长期繁荣至关重要,也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相一致。有学者认为,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发展路径基础上,我国如果选择更具雄心、以健康为重点的气候行动计划,包括通过减少空气污染、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体育活动等途径,可进一步防止数百万人过早死亡。

毋庸置疑,低碳转型措施将给我国带来一系列健康协同效益。从最直接的气候效应看,我国碳中和目标贡献的减排有望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下降0.2℃到0.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升带来的健康风险。碳中和愿景下的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措施,将大幅提升我国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空气污染物排放减少带来的空气质量提升。

学界普遍认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还会改善土壤和水环境质量,减少有害污染物的环境暴露对人群造成的损害。此外,增加森林碳汇,尤其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能够减少高温风险,减轻噪声污染,增加氧气,改善居住环境,还有利于缓解人群的心理压力,减轻患抑郁症的风险,提升健康水平。

《报告》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威胁方面,我国总体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些进展跟不上气候变化带来威胁的增长速度。当下,在世界各国提振应对气候变化雄心的大背景下,我国有若干涉及健康、气候和社会经济的重要政策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从长远看,气候变化可能是比新冠肺炎疫情更为严峻的全球公共事件,我国应抓住当前的机会窗口期,追求低碳发展和公共健康双赢的未来。

(作者:宛霞 责任编辑:徐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