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视点

加强韧性建设和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1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从威尼斯、巴黎到曼谷、东京,从好望角、爱琴海再到天山冰川、亚马孙雨林,都将面临灭顶之灾,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那些悠久的文明古城,那些与人类长期相伴的物种,将可能不复存在。” 这是《100个即将消失的地方》一书中发出的警告。

根据欧洲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数据,全球刚刚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6月,并出现大范围极端高温事件,南极海冰也在6月份出现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低水平。随着全球持续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进一步增加,这样的“警告”可能正在变成现实。

猛烈的风浪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然而这并非易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其间必将经历“阵痛”。同时,在这几十年中,全球变暖导致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将变得更加频发,且影响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

大西洋洋流系统减弱、亚马孙雨林降水变化、北极海冰融化、澳大利亚珊瑚礁死亡、西伯利亚多年冻土融化等多个气候状态的临界点也在被陆续“激活”,引发关注。

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动的国家自主减排行动,对稳定全球气候系统的贡献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人类社会极有可能面临日益迫近的阈值效应,引发系统性风险。为应对各种气候风险,提升气候韧性已经迫在眉睫。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注定不是一条平坦大道,加强气候变化适应、构建气候韧性社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巢清尘表示,气候也有承载力,需防止出现气候韧性突破临界点而导致非线性灾变发生。

如果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们驾驶船只去往河对岸的一个绿色新家园,那么为了安全过河,需要不断以提升气候韧性方式加固航船,才能经得起猛烈的风浪以抵达彼岸。

能源的故事

增强气候韧性与防灾减灾、减排目标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在实现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气候韧性也将得到提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之首是节能提效,特别是在当前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节能提效应是减排的主力。从能源生产来说,就是由黑色、高碳逐步转向绿色、低碳。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革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长,生产、储能等成本显著下降。2010年到2019年,全球范围内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的加权平均成本已分别下降82%、47%、39%和29%,使得可再生能源从十年前的“微不足道”变得“举足轻重”。

“准确认识能源资源禀赋至关重要,我国的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需要逐步由化石能源为主向非化石能源为主转型,坚持‘先立后破、先加后减’——在满足当前和未来能源合理需求下,加大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和消费水平,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杜祥琬表示,要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系统性,防止“一刀切”简单化;要坚持行业和地区次第有序达峰的原则,鼓励已经达峰的地区不再增长,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碳排放量大户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

随着能源转型深入推进,气候韧性也将得到增强。然而,由于气候系统的惯性,变暖趋势甚至会延续几百甚至上千年,所带来的极端事件和缓发不利影响,将成为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因此,即使实现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仍需加强气候韧性建设。

创新的力量

在提升气候韧性、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关键。

“碳达峰是量变,而碳中和是质变,碳达峰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不断节能减碳去实现;而实现碳中和则需要能源革命、绿色革命、系统的社会变革以及一些颠覆性的技术来支撑。”杜祥琬说,创新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如果没有取得颠覆性、变革性的技术突破,就很难实现碳中和。

我国提出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纵向源网荷储一体化,横向多能互补,并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技术、储能技术、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等新技术。

“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了,就要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杜祥琬指出,这对物理储能、化学电池储能、火电调节、需求侧响应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能源领域要通过“减碳、用碳、替碳、埋碳”进行优化调整,打通关键技术链,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打造绿色低碳价值链;加快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及氢能、储能、二氧化碳利用,取得全产业链的颠覆性技术突破。

在加速零碳电力供给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智能化、电气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利用脱碳和零碳的重要途径。云计算、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与现代能源体系相融合,推动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发展。

此外,还应发展生态碳汇技术,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森林、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和近海生态系统管护与固碳增汇关键技术攻关,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养殖等固碳减排技术。减排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汇+移除技术”来实现碳中和。

(作者:吴鹏 责任编辑:闫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