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 周兵
2023年全球气候波澜壮阔,气候异常此起彼伏。7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说: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然到来。
北美、亚洲部分地区以及整个北非和地中海地区连续多日乃至多周气温超过40℃,中国创造了新的全国日最高气温纪录,多地测得的最高温纪录被频频刷新。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菲格雷斯在7月18日报告了45.4℃的新温度纪录;7月24日,意大利撒丁岛上的一个气象站录得48.2℃的高温;7月23日,阿尔及利亚的达尔贝达和阿尔及尔最高气温达到48.7℃,突尼斯的突尼斯城和凯鲁万达到49.0℃。
世界气象组织(WMO)表示,在这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被酷暑笼罩,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重大损害。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全球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死于极端高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这些高温事件是极罕见的。2023年如此多的高温事件另一个重要推手是厄尔尼诺!
随着“三重拉尼娜”的结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快速升温,2023年5月尼诺3.4指数滑动平均超过了+0.5℃,气象学家预测的厄尔尼诺事件正式开始亮相,8月尼诺3.4指数月平均值为1.3℃,预计在11月到次年1月会达到峰值。就目前而言,较2018/2019年厄尔尼诺事件要显著偏强。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是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暖水事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专家预测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的概率超过56%。因此,对全球气候异常和全球变暖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是一次典型的暖水中心位置偏东的“东部型”事件,目前暖水中心强度超过3.0℃,且一直处于发展状态。
“小男孩”还没出场就弄出了大动静,已经开始搅动区域气候的异常,使得春季东南亚对流运动受到抑制,高温、干旱相继呈现,迎来“亚洲史上最热4月”;5月,厄尔尼诺强势回归,热带大气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暖水响应迅速,南方涛动指数达到-2.3。据东京气候中心全球分析资料结果,5月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较2016年偏高0.08℃,成为189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暖。进入夏季,WMO、NOAA、东京气候中心和欧盟委员会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的科学家相继指出,6月和7月分别是史上(1850年以来)最热的月份。尽管NCEP完整的8月统计资料尚未公布,但依据逐日监测的结果,可以肯定,8月同样是史上最热的月份。东京气候中心的最新结果表明,2023年8月较2016年8月偏暖0.32℃,毫无疑问是史上最暖。
WMO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温度纪录并在世界许多地区和海洋引发更极端高温的可能性。”来自NOAA的数据显示,2023年7月3日,地表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7.01℃,打破2016年8月和2022年7月创下的16.92℃纪录,成为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一天。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7月3日至6日,全球每日平均地表气温连续4天打破纪录。
美国缅因大学气候变化研究所制作的网站展示着1979年以来历年的地球平均气温数据,7月3日地球最高平均气温为17.01℃,7月4日和7月5日均为是17.18℃,2023年7月6日的数据是历年来的峰值,这一天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平均气温达到了17.23℃。实际上,自1979年有记录以来,仅有的平均气温超过17℃以上的日子,都出现在今年7月。除了上面的几天,还有7月7日的17.20℃、7月8日的17.17℃和7月9日的17.11℃。这种极端暖的现象在南北半球(60°S-60°N)海洋上表现得尤为凸出,尤其是2023年4月以来,一直处于明显高出2倍标准差的状态。
在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会改变海气界面上的湍流热通量,使异常的垂直能量汇聚进入热带大气。厄尔尼诺事件在热带太平洋地区主要通过表面潜热通量加热大气。热带太平洋地区的净大气加热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海温高度相关,因此,厄尔尼诺能够紧密地调节大气垂直能量汇聚,进而改变热带大气的加热率,也必将改变全球温度。
全球平均表面温度主要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ENSO带来的垂直异常加热以及火山带来的辐射降温影响。其他温室气体和人为气溶胶的作用带来的辐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抵消。基于以上影响因子,构建了模拟全球年平均表面温度的微分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的年平均(7月~6月)变化特征。利用以上模型,通过抑制厄尔尼诺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实验,模拟得到的全球平均温度的年际变化也被相应抑制。模拟结果证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每升高1℃,将会使全球年平均温度上升0.122℃。通过对历史事件统计分析,中等强度(强/超强)的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大约能够使年平均的全球表面温度上升0.1℃(0.22℃)。
WMO于2023年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未来5年中至少有一年,以及整个5年期,有98%的可能性为有记录以来最暖,并将打破有异常强厄尔尼诺的2016年创造的纪录。该报告也指出,2023年至2027年全球近地表年平均温度至少有一年暂时高于工业化前水平1.5℃的可能性为66%。依据东京气候中心的分析资料,分析近5年及典型厄尔尼诺事件全球平均表面温度距平的逐月变化特征,2023年1~8月平均值已显著高于历史最暖年(2016)同期状况。
当然,国外不同机构全球表面平均温度的数值有细微的差异,但总体趋势是一致的,2023年1~8月的资料充分表明了这种一致性,东京气候中心资料和美国缅因大学气候研究所的资料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引用和肯定。因此,2023年成为史上最暖年份的概率在增大。考虑到2016年为厄尔尼诺衰减年,结合全球变暖及厄尔尼诺发展年9-12月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的变化特点,2023年全球温升幅度极有可能打破2016年创造的纪录,成为185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面对温升的新突破和气候临界点的激活风险,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需要以极限思维、底线思维来科学应对极端天气!
(责任编辑:张明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