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汛期,这些安全“雷区”不能踩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4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编者按:眼下,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台风、强对流天气等时有发生,威胁着民众生产生活安全。此时也恰逢大中小学暑期,大量学生及其家长要外出研学游玩,正所谓汛期叠加暑期,如何确保安全度夏?

本期科普看台聚焦夏季灾害天气常见的避险误区,为安全度汛送上“锦囊”,以期促进提升公众的科学防灾避险意识、临灾避险自救能力。看看这些误区的“雷”你踩过没?关键时刻,让这些知识救人救己!

专家顾问: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贾小龙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高辉

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 张峰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研究员 喻自凤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 柳艳香

热射病vs中暑

提起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暑。结合气候规律,每年7、8月份正是中暑的高发期。当气温过高时,人体有时会出现大量出汗、头晕、无力、恶心、心慌、气短等一系列不适,这种情况就是中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事件不仅变得更加频发,其强度也越来越强。近年来,以往相对少见的“热射病”及其危害也频频出现。今年前期几次高温过程,热射病在我国多地时有发生。那么,热射病到底是什么?它和中暑是一回事儿吗?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柳艳香介绍说,热射病不是简单的中暑,它是最严重的一种中暑类型,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或进行剧烈运动所导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它会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热射病可能引发昏迷、惊厥、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那么,哪些因素容易导致热射病发病呢?从环境条件来看,高温、高湿是容易引发热射病的天气;另外,在闷热不通风的室内、未开空调的车内也易发生热射病。从易感人群来看,由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的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夏季户外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快递员等;由暴露于热环境引起的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幼儿、孕妇、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热射病是一种可致命的急症,一旦发生非常危险,其死亡率可达50%至70%,7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高达80%至90%。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采取正确的防范和救治措施。

在高温天气里,要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减少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的体力或户外活动,户外工作人员应定时休息;在中等强度的户外活动中,应每隔15至20分钟喝一杯水,并及时摄入含盐和矿物质的餐食、饮品,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适量喝水降温,病情严重时要即刻送医或呼叫救护车。

其实,除了中暑和热射病,高温在其他方面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出汗,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心脏负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猝发风险也随之增大;湿热的环境还容易引发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和手足癣真菌感染等;长时间在室内吹空调、风扇,还可能会导致热伤风,出现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高温甚至还能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导致情绪“中暑”,使人的精神、情绪产生波动,出现记忆力下降等。

眼下已进入“三伏天”,正是高温天气多发时节,提升对高温危害和防御措施的科学认识,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信息,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安全、健康地度过“三伏天”。(王晓凡)

雨停了就安全了吗?

倾盆而下的暴雨常常会引发摧枯拉朽之势,让人心生畏惧;暴雨之后,万物因被冲刷而清明,仿佛一切又归于宁静。

但暴雨过后一切就安全了吗?对于某些极端情况而言,暴雨常常只是灾害链的起始,它往往还会诱发其他的自然灾害。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在成效显著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与挑战。在城市热岛效应、高层建筑群、城市颗粒物共同作用下,城市降雨更为集中,“雨岛效应”愈发显著。虽然城市暴雨洪涝防御工程体系在不断完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而改变的地表天然的产汇流条件,使得天然调蓄水体锐减、不透水地面比例增加、天然汇水格局改变,导致地表产流量加大、汇流速度加快。当短时强降雨和城市化影响叠加时,即使雨停了,地表也会集聚起“脉冲式”暴雨洪水,一旦暴发,不容小觑。另一方面,部分建筑、道路建设在较为低洼的地方,形成“盆地”,容易汇集大量积水,也加大了城市内涝风险。

而在乡村,虽然其地表下渗更为通畅,但很多乡村依山而建,按照暴雨径流“水往低处流”的特性,一方面容易汇集形成洪水;另一方面,当土壤含水量达到某个临界值时,极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局地性强、过程猛烈,工程防范和预报预警均较为困难,易引发人员伤亡。乡村是防灾减灾较为薄弱的地区,需要格外关注暴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另外,次生灾害往往具有“滞后性”,暴雨过后的几天通常是洪涝灾害、地质灾害高发期,应尽量远离河道、溪水等地,更不可在此逗留玩耍,谨防河道水位上涨、山洪等次生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当发现暴雨后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时,可能会发生泥石流,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

水的流动需要时间,虽然很多时候眼看着雨停了,可在积水的“暗流涌动”中,也会悄悄滋生灾害。公众应树立正确的防灾减灾意识,养成自觉获取暴雨等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习惯,根据天气情况安排生产生活,在灾害来临的前、中、后期,都要提高防范意识,切忌侥幸心理。

极端暴雨引发洪灾过后,后续影响也并未停止。断电、断路甚至房屋倒塌一时无法修复,善后工作仍需进行;农田受淹、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可能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灾后群众恐慌、焦虑的情绪往往一时无法排解,需要加以关注;暴雨过后,饮用水源易受到污染,要及时清洗接触到雨水的皮肤,不要吃被雨水浸泡过的食物;洪涝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能会使环境、资源承载力发生改变,甚至会产生难以恢复的破坏,进而对粮食安全、自然生态环境安全等造成严重威胁……暴雨灾害链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危害到环境安全、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定等,进而危害国家安全。

因此,预警信息发布后,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采取防范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并组织对高风险地区进行巡查巡检,做好群众转移疏散、救助安置等工作。此外,还要及时做好宣传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降低灾害损失。(张艺博 刘蕊)

台风:“个头小”≠“破坏小”

准确认识和预测登陆台风的降水,是当今世界台风研究及预报中面临的重要难题。生活中,我们通常认为“大台风相比小台风,会带来更多的降水”,但其实不然,在实际的台风观测预报服务中,我们发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台风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有的台风个头不大却能“掀起波澜”?其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幕后推手”?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对2001年至2020年中国登陆台风的最大风速半径与降水量进行研究后发现,台风尺度与降水的真实关系可能是——内核尺度小的热带气旋比大的热带气旋具有更强的降水强度和轴对称性。在台风登陆前后,小台风比大台风通常具有更强的降水强度。一方面是因为内核尺度小的台风,不易受到陆地影响,有利于登陆前台风强度维持;另一方面,小台风通常具有更强的台风强度。已有研究表明:在登陆前后阶段,一般台风强度越强,其降水越强。

小台风有时会比大台风破坏更大,也取决于一些外在因素,如受影响区域的地形、台风带来的总雨量、地区灾害暴露度等。比如,台风移动速度过快,不利于持续强降水的形成。当台风移动速度减慢,停留时间长,便会对持续强降雨的形成提供“天时”;另一方面,虽然台风携带了水汽团,但并不能提供持续的供给,当四周存在较强的水汽输送时,则为持续强降雨提供了“地利”,如恰巧“偶遇”西南季风卷入台风,就相当于多了一个源源不断输送水汽的“水泵”,使得台风虽然脱离了海洋,但仍能短暂维持充足的水汽输送;最后,如果遇到适宜的高空环境,台风不至于因为在陆地活动而迅速消散。以上几种因素的集合,可以让台风暴雨一路肆虐。例如,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就是上述条件集合的实例,登陆后与西风带系统结合,加上良好的季风水汽输送,环流维持较好。它以“柔弱之躯”带来了大范围强降雨,给其北上途经各省市带来了强降雨天气,多地降雨突破历史极值。

登陆后的台风强度往往较弱,然而弱台风虽然没有疾风开路,但却可能暴雨先行。例如,2006年第4号台风“碧利斯”强度较弱,但影响范围十分广阔,在登陆我国后,造成广泛而持续的强降水,带来200多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再比如,2019年8月第7号台风“韦帕”首次登陆时,强度仅为热带风暴级,但它却在南部沿海地区徘徊了三天三夜,向海南、广东、广西多地“倾倒”了数百毫米雨量,引发了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可见,强度高的台风并不一定产生更大的影响,看似弱小的台风有时却蕴含着巨大能量,也会造成很大的破坏。虽然,科研人员在台风降水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探索,但台风预报仍存在很多未解之谜,等待未来逐一解开。

台风对于沿海地区的居民来说非常熟悉,但对于北方居民来说,却相对陌生。随着气候变暖,台风也呈现出北上的趋势,掌握防范台风的技能至关重要。当台风灾害来临前,要及时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尽量减少外出,远离河流和运河,避免因水位暴涨发生危险;强降雨来临时,不要前往山区,也不要在山谷低洼处逗留。(李倩)

暴雨vs“瓢泼大雨”

“天气预报说有小雨,谁知道雨会这么大。”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暴雨,可这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也不大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有这样的疑问,可这真的是天气预报的“锅”吗?

其实,这个"锅"天气预报真不能背。同样是暴雨,有时“打开方式”却不尽相同。

普通人对降雨大小的界定往往是从感觉上评价,比如瞬间来一场狂风骤雨,但雨很快停歇,人们也会说“刚刚下了一场暴雨”。气象学上,“降雨”有着严格的量级规定。在评价降雨预报准确与否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定义——降雨量的等级划分,即何为小雨,何为暴雨。

根据《GB/T28592-2012降水量等级》气象国家标准,降雨分为微量降雨(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共7个等级,降水量按照12小时、24小时两个时间段划分。当降水量在12小时内达到0.1至4.9毫米,或24小时内达到0.1至9.9毫米,为小雨量级;而在12小时内达到30至69.9毫米,或者24小时内达到50至99.9毫米,就达到了暴雨量级。

“如果短短一两个小时内累计降水量就超过50毫米,那属于短时强降水,是比较急的暴雨。”中央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张峰解释。需注意的是,如果强降水持续时间很短,在12小时内降水量达不到30毫米,或24小时达不到50毫米,即便它短时间内电闪雷鸣、倾盆而下,在气象学上也不能称为暴雨。

而有时候,尽管看起来雨并不“暴”,但是持续时间长,累计达到了标准也成了“暴雨”。虽然说雨下得淅淅沥沥并不吓人,但其背后的危害也不容小觑。这种以“累计雨量”达到暴雨门槛的降雨,同样会导致城市内涝、农作物受损,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

此外,为了让公众更好地应对暴雨造成的影响,中央气象台制定了暴雨灾害预警标准,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种等级。不同颜色对应即将出现不同等级的暴雨灾害,由蓝色到红色,暴雨预警等级逐级提升,红色为最高级别。不仅如此,各市县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暴雨预警信号及暴雨灾害防御指南,让民众能更直观地理解,并采取应对措施。(张宏伟 王敬涛)

汛期安全漫画轻科普

暑期,孩子游泳一定要家长陪同,不去河道、湖泊等水域野泳。

收到暴雨预警,不要去山区游玩,小心山洪等次生灾害。 

户外遇雷雨,切记不能在树下避雨;大风天气要远离广告牌等临时建筑,避免吹倒砸伤。(漫画:姜虹 文案:张娟)

(责任编辑:张明禄)